当年中考结束之后,我被省内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录取,我记得填报志愿时我只填了三所省外的中专,包括长春电力学校,绵阳电子科技学校,但在是否同意调剂一栏我也填了同意。
后来才听同学们传说,同届的一位女生分数比我低三十多分,被长春电力学校录取了,她哥哥是县上一位实权派人物,中专招生时通过教育局的人走了关系。同学们为我打抱不平,觉得是她抢走了我的机会,我也回家问过父亲,因为家里人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父亲非常信任教育局,觉得不可能暗箱操作,后来我也认命了,即使别人不去也不一定会录取我。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到招生工作。
当时母亲的一个朋友想用2000元买我的名义让她女儿顶替我上学,说我可以换一个名字重新建一份档案继续上高中,凭我的学习成绩以后考上大学没问题,我们只当笑话听。
入校一个月后一位同学被退学了,原来他是复读生,我们是第一批小中专生,不允许复读生报考,他是被人举报了。
第二年我随母亲回老家探亲,表哥当时在一所电力中专任教,说他们学校在我县招了一名学生,不过他的成绩比我高10分,如果早点告诉表哥我也参加了中考,他可以给负责招生的老师打个招呼录取我,当时我非常震惊和后悔,可是已经无法挽回。
九十年代,亲戚的孩子高考考了500分,当年的一本线是501分,有人牵线说掏一万元可以被一本学校录取,亲戚有点不放心,先给了5000元,答应说事成后再付5000元,没想到事情没办成,5000元也被退回来了。亲戚很后悔,说是身边另外的人直接给了一万,分数还低几分,事情就办成了,自己的孩子只能去上二本了。不过是金子总会发亮的,那孩子后来考上国外的研究生,留在国外工作了。
后来参加工作后,身边不少年轻人是走歪门邪道上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知识都是自己学的,但获得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的程序钻了政策的空子,有的人甚至改名换姓,大家都心照不宣。
后来新闻曝光了好几起顶替上大学的事件,实现了阳光招生后,许多有本事的人也无计可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