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的概念、意义和制订
(2011-04-02 16:09: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习 |
蓝海战略的概念、意义和制订
一.红海与蓝海
蓝海战略是由W·钱·金和勒尼·莫博涅在研究太阳马戏团成功的秘诀时提出的,他们指出,太阳马戏团的成功秘诀在于为了获取未来的成功,企业必须
停止相互间的竞争。在竞争中制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打消竞争的念头。为了更好地理解太阳马戏团的成功,他们设想市场空间由两种海洋组成:红海和蓝海。所谓红
海,代表当前业已存在的所有行业,这是一个已知的市场空间,因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企业竞争战略,存在企业之间的血拼,就如一片战斗的血海,故此称为红
海。“红海”就是充满血腥竞争的已知市场空间。而蓝海则是指尚未开发,或者尚未被大部分企业重视的市场领域,在这样的领域中,竞争压力比较小。“蓝海”就
是尚未开发的新的市场空间。
在红海中,产业边界是明晰和确定的,游戏的竞争规则是已知的。身处红海的企业试图表现得超过竞争对手,以攫取已知需
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当市场空间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的前景随之黯淡。产品只是常规性的商品,而割喉式的恶性竞争使红海变得更加血腥。与之相反,蓝海则意味
着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是在现有的红海领域之外创造出来的,但绝大多数蓝海是通过扩展已经存在的产业边界而
形成的,正如太阳马戏团所做的那样。在蓝海中,与竞争无关,因为游戏规则还有待建立。
在红海领域中击败竞争者始终是重要的。因为红海一直存在,并将始终是现实商业社会的一部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出
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时,对市场份额的竞争虽然必要,但已不足以维持良好的业绩增长。企业需要超越竞争。为了获得新的利润和增长机遇,企业必须开创蓝海。蓝海
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过去的战略研究主要集中于以竞争为基础的红海战略上。通过分析现有的产业内在经济结构,选择降低成本、细分市场或重点突破策略,人
们对在红海里开展有效竞争已经相当了解。下表表示出了红 海和蓝海的区别。
表:“红海”与“蓝海”的对应
红
|
蓝
|
|
|
未出现的行业
|
|
|
尚未开发的市场
|
|
游戏规则已确立
|
没有游戏规则
|
|
竞争激烈
|
没有竞争
|
|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天高海阔凭鱼跃
|
|
过去的、老化的战略
|
新时代、有活力的战略
|
二.蓝海战略的含义
蓝海战略,就是企业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主要放在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
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这是一种企业通过开创新的、未被竞争对手重视的市场领域以达到扩张目的的战略。
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与对手的竞争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
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将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
,实现同时追求“差异化”和“成本领先”。
20
世纪的管理战略与方法所赖以存在的商业环境正在加速消亡。随着红海竞争变得日益残酷,管理者必须改变当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习惯模式,向蓝海转型。
价值创新是开创蓝海、突破竞争的战略思考和战略执行的新途径。重要的是,价值创新对竞争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价值
与成本恰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提出了挑战。在传统认识中,人们普遍认为,企业要么以高成本向客户提供高价值,要么以低成本提供相应的价值。在此,所谓战
略就是在差异化和低成本之间进行选择。相反,蓝海的探索者们却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现在让我们回到太阳马戏团的案例中。在其所创造的娱乐新模式中,该马戏团实现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兼得。在它初次登场
的时期,其他马戏团都忙着在已经逐步萎缩的市场中互相竞争,仍然是传统马戏表演的形式,却想尽量战胜竞争对手。它们的做法没有跳出传统马戏的圈子,只是在
保留尽可能多的名丑角和驯兽师上下功夫,属于提高马戏团成本的市场战略。其结果是成本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收益的提高,马戏表演的总需求仍处在螺旋式的下降通
道。当太阳马戏团出现的时候,传统战略手段开始失效。无论在传统马戏表演上,还是在古典剧院产品上,太阳马戏团都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竞争上。与传统赶超式
竞争战略逻辑不同,它并没有针对现存问题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创造更多的滑稽或扣人心弦的效果,而是同时向观众提供两种产品:把马戏的滑稽与惊险,以
及舞台剧的技术合成及富于艺术感染力结合起来;因此,它重新定义了问题本身。通过打破马戏表演和舞台剧之间的界限,太阳马戏团不仅赢得了马戏观众,也赢得
了非马戏观众——那些光顾剧院的成年观众。这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马戏概念,打破了价值-成本不可兼得的关系,开辟了作为新市场空间的蓝海领域。现在我们思
考一下其中的差别。当其他马戏团仍专注于提供动物表演、雇佣明星演员、采用复合式舞台、场内特许销售的时候,太阳马戏团对这些做法完全弃之不用。长期以
来,上述做法在传统马戏行业得到了充分肯定,从来没有受过质疑。然而,公众对动物表演的不满日益提高,动物本身的价格,及其训练、医疗、专用住处、保险和
交通等费用,使得动物表演成为马戏表演中最昂贵的项目之一。同样,如果马戏行业注重用明星演员,那么在公众心目中,所谓的“马戏团明星”根本无法与电影明
星相提并论,而且他们也是几乎不能影响观众数量变化的高成本因素。至于复合式舞台,因为表演舞台的频频转换,不仅令观众心烦意乱,而且也必然增加演员的数
量,引起成本的显著提高。虽然场内特许销售增加了总收入,但是特许商品的高价让一般观众认为自己挨了宰。
传统马戏表演的吸引力最后缩小到三个要素上:帐篷、小丑和杂技表演,诸如骑独轮车等。因此太阳马戏团保留了小丑,但
把小丑的幽默从闹剧转变为以更迷人、更精致的形式呈现。由于太阳马戏团认为帐篷是马戏团魔力的象征,因此它不仅继续使用帐篷作为表演场地,而且还对帐篷进
行了古典式的内部豪华设计,使人们不禁联想到马戏团昔日的辉煌。其它不少马戏团反而放弃了帐篷,转而租用场地。太阳马戏团也保留了杂技和其他惊险节目,但
表演时间缩短了,并且还通过艺术表现和技术包装使其更加高雅。通过对剧场表演的借鉴,太阳马戏团添加了非马戏因素,例如加入了故事主线,有着更加有趣的情
节、富于艺术性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多元化的艺术成份。这些来自替代性的剧院演出行业的因素,对于马戏团行业来说是全新的创造。传统马戏往往提供一系列互
不相干的表演内容。与此不同,太阳马戏团的每一场表演都有一个主题或故事主线,实际上是对舞台表演的某种重组。尽管主题有意是模糊的,但这使得各种艺术成
份不受限制,并能够和谐统一。太阳马戏团还从百老汇的表演中获得灵感,将音乐、视觉效果、灯光和表演融于一体,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演出形式。在表演中还借鉴
剧场和芭蕾的做法,使得舞蹈更富表现力,更加传神。通过引入上述新要素,太阳马戏团创造一种精致的表演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注入了这些新元素,太阳马戏
团给了人们更多看马戏的理由,市场的需求迅速扩大了。
简言之,太阳马戏团将马戏表演和剧场演出取其精华,舍其繁冗,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马戏和剧场演出的全新娱乐方式,
从而创造出一片蓝海领域。与此同时,通过削减大量高成本的马戏表演项目,太阳马戏团的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兼得。太阳马戏团根据剧场演出
的票价,战略性地确定了自己的门票价格,虽然相比原来马戏表演的票价要提高了数倍,但依然吸引到大批成年观众,因为他们相比剧场演出,这一价格并不算高。
下表归纳了红海和蓝海战略的关键性差异。
表:红海和蓝海战略的比较
红海战略
|
蓝海战略
|
在现有的市场空间内竞争
|
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
|
击败竞争对手
|
规避竞争
|
争夺现有需求
|
创造并获取新的需求
|
遵循价值与成本互替定律
|
打破价值与成本互替定律
|
根据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选择,把企业行为整合为一个体系
|
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把企业行为整合为一个体系
|
“蓝海战略”的基本核心点就是谁能够率先发现新的市场空间,谁能够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创造一个彼此都满意的价值链,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
机。
应用这一核心点,星巴克(Starbucks)、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Airlines)、太阳马戏团等会在残酷的红海竞争中,迅速成为行业
中的佼佼者。其实,这样的案例,在中国也数不胜数。比如无锡尚德施正荣,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首富呢?是因为他能率先一步抢控产业链,发觉了太阳能光伏发电
这一朝阳产业。再如,放眼中国近几年的富豪排行榜,荣智健、朱孟依、丁磊、姜南春、陈天桥等中国富豪,他们无一不是实施蓝海战略,才让他们掘得了一个产业
的第一桶真金。姜南春成功地利用蓝海战略演绎了令人眩目的现代创富传奇,用一个简单的创意改变了传统传媒业的格局,缔造出全新的行业。
姜南春对蓝海战略有个形象的比喻:“很多人非常疯狂地拥挤到巴士上抢座位,好不容易挤上去了,还要抢座位,好不容易抢到座位,却时时刻刻担心被
别人抢走。而陈天桥这个时候却不去挤巴士,他走上了一辆旁边的凯迪拉克,没有人,油箱是满的,车上已经插好了钥匙,一踩油门就可以飞驰而去了。”他发现,
这种通过价值创新找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之路,才是最成功的商业模式。
三.蓝海战略的制定
蓝海战略的成功制定与执行需要遵循六项基本原则:
表: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
制订战略的原则
|
降低相应的风险
|
重建市场边界
|
↓
|
注重全局而非数字
|
↓
|
超越现有需求
|
↓
|
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
|
↓商业模式风险
|
执行战略的原则
|
降低相应的风险
|
克服关键组织障碍
|
↓
|
寓执行于战略
|
↓
|
后一篇:上海常住人口突破22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