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部分逻辑分析综合推理题

(2008-04-16 09:48:38)
标签:

逻辑

分析

综合

推理

校园

分类: 教学相长
 

逻辑分析、综合、推理题

1.某地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经过公安人员的努力侦破,作案嫌疑人锁定在A、B、C三人中,并且摸清了以下情况:

    ① 只有01号案件成功告破,才能确认A、B、C三人都是作案人。

    ② 目前,01号案件还是一起悬案。

    ③ 如果A不是作案人,那么A的供词是真的,但A说自己与B都不是作案人。

    ④ 如果B不是作案人,那么B的供词也是真的,但B说自己与C是好朋友。

    ⑤ 现已查明C根本不认识B。

   根据上述线索,问:A、B、C三人中谁是作案人?

 

2.综合分析题(要求写出推导过程):某班有学生61人,下面有三句话:

    ① 该班有些学生会使用计算机。

    ② 该班有些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 该班班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已知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试问:哪一句话是真话?该班有多少学生会使用计算机?

 

3.下面有三句话:

    ① 如果甲是篮球队员,则乙就是足球队员。

    ② 如果乙是足球队员,则甲就是篮球队员。

    ③ 甲不是篮球队员。

    已知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问:甲是不是篮球队员?乙是不是足球队员?哪一句话是真话?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4.已知下列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命题为假, 问:哪一句话是假话?该班51名学生中有多少人是团员?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 该班所有的学生是团员。

    (2) 该班所有的学生不是团员。

    (3) 该班班长不是团员。

 

5.证明:如果同时肯定下列三个命题,则违反了矛盾律要求

   (1)PES

   (2)MOP → SIP

   (3)SIM

 

6.已知

    ① 非(A→B)←(C∧非D)

    ② A→C

    ③ C→B

    求证:  A→D

 

7. 已知:

    ① A→(B∨C)

    ② 非 B→A

    ③ 非(D→B)

    ④ 非 D ← 非E

    求证:E∧C

 

8.已知一个第三格有效三段论,试证明该三段论: 

    ① 小前提必肯定。

    ② 结论必特称 。

   (要求画出第三格的三段论结构图)

 

9.试分别证明三段论、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的特殊规则。

 

10.已知:

    (1)如果概念A与概念B全异,则概念A与概念C全异。

    (2)A真包含于。C

    求证:概念B不与C全异。

 

11.证明:

    (1)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命题,则其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2)若一个三段论中项周延两次,则其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12.用选言法证明:小前提为O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必定是第二格三段论。

 

13.用反证法证明:有效的第四格三段论的大小前提都不能是O命题。

 

14.证明:若有效的第四格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则该三段论必为AEE。

 

15.已知某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命题,求证: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16.已知:

     (1)A真包含于B。

     (2)有C不是B。

     (3)若C不真包含A,则C真包含于A。

     请问:A与C具有什么关系?请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7.某排球队有1、3、4、6、9和12号等六名主力队员。他们之间的最佳配合有以下规律:

     (1)要是4号上场,6号也要上场。

     (2)只有1号不上场,3号才不上场。

     (3)要么3号上场,要么6号上场。

     (4)如果9号和12号同时上场,则4号也要上场。

    某场比赛需要1和12号同时上场。问:为了保持最佳阵容,这场比赛中,9号该不该上场?(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8.某商店被盗,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调查。

     甲:我没有作案,作案的是乙。

     乙:我和丙都没有作案。

     丙:除非甲作案,否则乙不会作案。

     丁:甲和丙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已知这四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问到底是谁作案?谁说的是真话?(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9.A、B、C三人从政法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法官,一个当上了检察官,另一个人做了律师。但究竟谁具体做什么工作,人们开始并不清楚,于是作出了如下测:

     甲:A做了律师,B做了法官。

     乙:A做了法官,C做了律师。

     丙:A做了检察官,B做了律师。

     后来证实,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只是对了一半。请问:A、B、C三人各担任什么具体司法工作?(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20.已知下面三句话中两真一假,试说明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是电工。

   (1)如果丙不是木工,那么甲是电工。

   (2)如果丁不是木工,那么乙是电工。

   (2)丙和丁都是木工。

 

21.已知下列三句话一真两假,问:甲、乙、丙、丁的名次如何排定?

   (1)若乙第二,则甲第一。

   (2)若丙第三,则甲第一。

   (3)甲不是第一,

 

22.已知以A、B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C,而D与C矛盾,E与A矛盾。

    试证明:由D和B可以必然推出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