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尖上的亲情

(2012-07-11 22:37:54)
标签:

舌尖

亲情

情感

分类: 关于爱

亲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殊情感,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亲情可以用语言表达,可以用内心体会,甚至可以用舌尖品尝。酸甜苦辣咸,使原本平淡的日子,在舌尖上舞蹈。

我出生在一小镇的农村,在县城读高中时,因为离家远,所以在学校寄宿。记得高考前一天,父亲从家里赶来看我,还特意带来自家地里种的西瓜给我解渴。父亲说,因为还未到西瓜成熟的季节,所以只能尽量挑可能成熟的。果然如父亲所言,西瓜并未完全成熟,瓜囊红里透着白,在甜中还掺杂这一股淡淡的青涩味。大口吞咽这特殊味道的西瓜,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感动。尽管那年高考我并未发挥出最佳水平,但也足以让我鲤鱼跃龙门。父亲的爱就如同尚未完全成熟的西瓜的味道,虽不甚甜却不失真诚,虽不热烈却不失悠远。

说完父亲的“甜”,再说说母亲的“苦”。我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其中一道就是炒苦瓜。幼时身体弱,每至夏季极易中暑。而苦瓜有消暑清热之功效,为防止我习惯性中暑,母亲便隔三岔五地给我做苦瓜。我原不爱吃苦瓜,嫌其味苦难以下咽。为此母亲将苦瓜切成薄片,在炒之前用盐腌一下或用开水淖一下,苦味祛除大半。如果有条件,母亲还会把已做好的苦瓜放在饭上蒸一蒸,不仅苦味祛除殆尽,而且苦瓜吸收了米饭的清香,也变得更加可口了。在苦味减除的同时,却不影响苦瓜清热解毒之功效。现在我仍十分喜欢吃苦瓜,在体会到苦味的同时,也体味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江西素有无辣不成席之说,如果不让家庭主妇炒菜放辣椒,估计巧妇也难为无“辣”之炊了。可惜,我虽是地道的江西人,却是不太能吃辣的。这也难为了母亲。每次做菜,母亲都尽量迁就我的口味,确实需要放辣椒的,母亲通常在放辣椒之前先单独盛出半碗预留给我。大学毕业后来到宁波工作,虽然已经习惯了本地不放辣椒的饮食,但也经常怀念起母亲做的菜肴里淡淡的辣味,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乡土观念,是一种浸透至血液里的难舍亲情。

年少读书时,陪伴我最多是的酸味。印象中,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腌制雪里红的习惯。雪里红的腌制工艺很简单,但母亲腌制出来的雪里红味道特别好。少时家贫,为省下菜钱就选择自己带菜。雪里红因其下饭、价廉、易储存不易变质成为母亲的首选。母亲想尽办法变着花样给我做菜;而我在母亲精心烹饪的雪里红等菜肴里度过了6年中学生涯,不仅身体上健康成长,精神上也日渐充实,培养了坚韧隐忍的性格,使我终身受益。

盐是五味之首,可以调整酸甜苦辣。母亲做菜放盐很讲究,什么样的季节、什么样的气候、什么样的菜式,炒菜时放盐的多少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夏季炎热或农忙时节,母亲炒菜就稍微咸些;而非农忙时节或阴雨天气,菜就稍微淡些。母亲说,天气炎热或农忙,人体出汗多,身体中的盐分也流失多,为补充体力,得多补充盐分,所以菜要咸些;反之,非农忙时节或阴雨天气,人体出汗少,就没必要补充盐分,补充过多反而对身体无益。其实,按照现在的健康养身之说,盐分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能够维持人体的平衡即可。或许母亲并不懂这些,但母亲从最朴素的关心家人健康的情感出发,从最细微的环节入手,用最简单的食材,以爱为盐,为家人烹调“美食”。

酸收、甜缓、苦坚、辣散、咸软。只要有爱,人生的五味,在时间的发酵下,最终都能酿出幸福的美酒;只要有爱,再艰难的日子,也能闪耀出熠熠光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