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芍药花将离花中皇后花相古代六大名花 |
分类: 户外游记 |
芍药素有“花相”(花中宰相)之雅称。苏轼更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春末夏初时节,群芳凋零,落英缤纷,芍药花却婷婷婀娜,端庄尔雅竞相开放,万绿丛中繁花锦簇,为这个葱茏的季节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芍药花语为:情有所钟。蕴藏着害羞,寓意着思念,是富贵和美丽的象征。古人形容美女还有“立如芍药,坐如牡丹”的句子。
近年来,通化县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最具投资发展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全国文明县城”等一系列殊荣。县城所在地——快大茂镇更是风景秀丽,环境优雅。在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团结广场南面部分,种植了各种花卉和植被,吸引着附近地区的人们争相前往,流连忘返。尤其是形色各异的芍药花,令无数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芍药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诗经》、《山海经》等先秦古籍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先秦时代,梅、兰、菊、牡丹等尚未培育出来,那时的花坛中,大约应推芍药为第一名花了。唐以后,牡丹大盛,芍药则稍见逊色。
芍药名字的由来。古时人们于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离草”。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因草本,又称为草芍药。芍药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
芍药原产我国北部,日本和苏联西伯利亚一带也有,生于山坡草地。现在,我国东北、内蒙和华北山区,仍有野生的芍药。我国芍药除华南部分地区天气炎热,不适于生长外,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园林之中。我国芍药约在1445年稍前东传日本;大约在19世纪初,先后传到英、美各国。在国外,芍药也倍受青睐,有“花中皇后”的美称。当今世界上,芍药品种已发展到1000多个。
目前,我国的芍药主要有八大类四百多种。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芍、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其中,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
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
芍药兼具色、香、韵三者之美,历代诗人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每当春末夏初,红英将尽,落英缤纷的时节,芍药却开始含苞欲放。要是适巧碰上一夜轻雨,清晨便会见芍药花傲然盛开,婷婷婀娜,多姿多彩。繁花簇锦,点缀在绿叶丛中,绽放着昂然生机。正如苏轼诗中所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