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酵比喻中的方法论——关于面酵比喻的研经报告(之五)
(2013-10-11 22:02:59)
标签:
基督圣经研究比喻面酵 |
分类: 圣经研究 |
(1)酵是什么?
酵是细菌、微生物的活动。在自然界中,细菌分为两类:一类是益生菌,另一类是有害菌;这两类细菌都能使食物发酵,益生菌引起的发酵物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有害菌引起的发酵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细菌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命体活动,创世纪中虽然没有提及对细菌的创造,但是却通过食品发酵的记述,使人明白细菌对人的生命有利的一面;又通过对除旧酵与对麻风病的接触传染,房屋、衣物发霉的记述,使人明白细菌对人的生命有害的一面。随着细菌学的发展,人们已经知道,益生菌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而有害菌不仅损害人体的健康,甚至能夺去人的生命。
两类不同的细菌成为两种不同的酵,引起两种不同的发酵。耶稣用这两种发酵,作了两个比喻;把益生菌引起的发酵,用于天国成长的比喻中,其中把益生菌比喻为耶稣的道、圣灵的工作、律法和先知一切的道理;又用有害菌引起的发酵,比喻为有害的、负面的教训,可以引申为撒旦的搅扰与邪灵的工作。这两个比喻揭示了天国成长的道理,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2)酵恶说是不完全的,酵善说与酵中性说同样不完全。
这些不完全的认识是由于人们对细菌与以细菌学为基础的发酵机理缺乏了解。当人们不了解发酵机理的时候,酵对人来说是隐秘的;而今,随着细菌学的发展,发酵的机理逐渐被人了解。这时,人们有可能越发明白圣经对酵的论述,明白耶稣的面酵的比喻;也使我们更加惊叹圣经的奇妙、更加敬畏耶稣的智慧;圣经真乃上帝的话语!
(3)分别——面酵比喻的方法论。
分别两种酵,分别两种发酵;分别两种教训,分别两种灵,分别圣俗,等等。
分别是面酵比喻运用的方法,也是我们领会面酵比喻不可缺少的方法。分别的前提是看、察看;耶稣要门徒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教训,谨慎与防备都有察看、留意的意思;耶稣并没有说要拒绝法利赛人的教训,因为他曾要众人谨守遵行法利赛人的吩咐(太23:3),可见,对法利赛人的教训也要分别。
分别的难处在于两种酵能同时进入同一个面团里;同样,两种教训、两种灵,也能同时存在于同一间教会里、同一个人的心里;如何保证面团的洁净?保罗的方法是除净,把旧酵除净。除净的前提是分别,不能分别就不知道除什么、怎么除;只有正确的分别,才能真正的除去邪恶的、污秽的酵。
察看的目的是分别,分别的结果是除净;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圣灵的帮助,可见圣灵的洗是何等的重要。
现代工业发酵的产品多种多样,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酵,即经过筛选的菌株;筛选后的菌株需要置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整个的培菌过程都要在“无菌”的环境里进行。“在无菌的环境里培养细菌”,这是现代工业发酵的逻辑;而保罗则要教会“在无酵的状态下发酵”,这是洁净的属灵意义。这正是面酵比喻方法论的形象又恰当的表述。
新约圣经对面酵比喻的运用,激活了旧约圣经中酵的思想;人们始能看到,原来旧约圣经对酵的记载,是为耶稣的面酵比喻埋下的伏笔;这种内在的联系,使新旧约浑然成为一体,表明了圣经中酵的思想与文化的深刻底蕴与渊源!
本研经报告采用的工具书与主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