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网上热炒一个概念叫:大数据。很多人常常犯的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盲目、盲从。“大数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马后炮,狭义地说就是对过去电影市场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绝对不能作为指导,如果哪个制片人把电影过去的大数据作为未来做电影的指导,不是愚蠢,实在是太愚蠢了。所有电影以及电影的类型化发展都是与时俱进的,一定是往前看,而不是往后,用过去式的大数据来指导未来式的电影生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在农村,常常有这么一种现象:很多农民看到前年大蒜大丰收,于是去年一股脑地大面积种植,结果一上市,惨了,不但价钱上不去,而且还大范围滞销,很多农民不但赔了本钱,甚至连收割的人工费也不愿意再搭进去,恰恰因为去年滞销,今年很多人就不再种植大蒜,结果大蒜价格又飙升了,于是,又一个循环。类似事件每年都在上演。
这就和电影大数据存在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一定不是靠某些数据而设计出来的,或者量身定做出来的。一定不是。任何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失败都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两个方面,必然性是指电影的题材、内容以及电影本身的品质等等,偶然性往往来自市场,比如档期等等。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影的成功也有两个方面意义上的成功,一方面是票房的成功,卖得好看得人多;另一方面是制作,也就是艺术上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电影叫好不叫座,有的电影叫座不较好的原因,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毕竟是少数派,任何行业任何产业都一样。
2014年的票房前50名的电影而言,其中国产电影占了26部,进口片占了24部,要知道,这24部进口片里几乎都是大制作,国产电影的制作和投资压根就没法和人家相提并论,但是,国产电影照样略胜一筹。如果按照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国产电影怎么可能是好莱坞大片的对手呢?人家三五千万美元拍的电影都是小制作,而我们三五千万美元的投资已然是大制作大明星大宣发了。
如果按照大数据分析,《黄金时代》的票房起码两亿起步,然后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并未给《黄金时代》带来高票房,相反,最终票房也只收在5000万。同样的道理,如果按照大数据分析,《智取威虎山3D》的票房根本不可能是破不破亿的问题,而是压根就不应该拍,但事实是,截止到20日,该片票房已经高达8.5亿。因此,博纳影业也坐稳了2014年度贺岁档票房冠军的宝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于冬“反思”道:“与博纳取得的成绩比起来,《智取威虎山3D》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更加深刻明白认真拍好电影才是根本!”随后,他解释说:“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迷信大数据,甚至很多电影人在根据市场数据‘定制’电影。《智取威虎山3D》这个项目从大数据的角度来讲,根本不应该拍。但我们始终相信,电影创作是一件有灵魂的事,电影人也应该是一群有情怀的人,不能忘记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智取威虎山3D》再次证明能让观众对华语电影保持信心的,只有好作品。”
靠大数据自娱自乐的大有人在,只是,这和买彩票中500万是一样的,不是什么数据使然,只是概率而已。所以,理性总结一下,大数据的存在是有意义的,看一看,听一听就好,千万别拿鸡毛当令箭,以为掌握了所谓的大数据就能拍好电影就能赚钱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所有的数据只是一种参考,也仅仅如此罢了。有些不太懂行或涉“市”(电影市场)不深的出品人、制片人、导演唯大数据是举,仿佛只有弄一些让自己都头晕的大数据才有信心做电影,如果是这样,那简直就是一种悲剧。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独特的属性,选好题材拍好电影做好宣发,才是王道,其他的还得市场说了算。
文/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