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青春谁做主》:赵宝刚究竟想干什么?

(2009-04-15 00:46:41)
标签:

鸿水

娱乐

分类: 影评:影视鸿论

赵宝刚《青春》发挥极致观众评价褒贬不一(图)

 

 

 

作者:鸿水

 

 

央视一套正在播赵宝刚导演执导的《我的青春谁做主》,一般写文章的时候,特别是写新闻的时候,都习惯在字前面加上一个字,甭管真热假热,务必以为噱头,不说热播没人看谁给你争议啊

赵宝刚究竟想干什么?这是我看完《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最想发问的一个问题。我的青春谁做主?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比生不生二胎(我坚定支持生二胎,人口比例都失调成什么样了,现在可以高枕无忧地说“少年中国”,再过二十年我们只能说“老年中国”),比柿子总拿软的捏得一味地炮轰作协(作协替体制挨骂)要难解得多。《我的青春谁做主》几乎关注了每一个家庭都必然遭遇并不得不面对的“谁做主”的棘手问题。

 

一个人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人的花钱方式。换句话说,一部影视剧的基调决定这部影视剧的受众群。央视前面播出的“喜耕田”肯定不是给年轻人(70后、80后)看的,但《我的青春谁做主》一定是给年轻人看的,但它又不仅仅是给一部分年轻人看的,还包括给40后、50后、60后看。这应该就是《我的青春谁做主》和《奋斗》最大的区别。

 

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我们可以看到《奋斗》的影子,比如诙谐的台词,男女主角的对话风格、节奏,甚至连背景音乐都和《奋斗》高度一致,但其宽泛的主题已经超越了《奋斗》所体现的青春、励志等概念。如果说《奋斗》就是靠诙谐的语言取胜的话,那么《我的青春谁做主》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更多有意义的探讨,不仅探讨了太多热点问题,甚至是棘手问题。

 

比如:一家三代人之间亲情问题,在物欲横流的时下,亲情都可以用金钱衡量,剧中的一家三代人是怎么样相处的?面对成长的烦恼,钱小样、霹雳等人又是怎么和古典家长专制下的专横跋扈的高压政策对抗的?不同的年龄层次怎么交流?不同观念的遭遇强烈碰撞怎么解决?面对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又是怎么和谐相处的?他们都做了什么?该剧从不同的层面,通过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丰满的故事情节(我个人认为《我的青春谁做主》比《奋斗》的故事情节更丰满)回答了我提到的甚至没有提到的诸多问题。我们不难从剧中看出:那些对话式的总结实际上就是对于某些已提问题所进行的充分且必要的解答。一句话:在《我的青春谁做主》当中,我们所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励志”这么简单了。

 

我认为《我的青春谁做主》比《奋斗》好看,比《奋斗》深刻!现在的“80后”被称为是没有责任感的一代,“90后”更甚。赵宝刚却在该剧中充分体现了不管是40后50后、还是70后80后90后,大家都是有责任感的人,只不过,每一代人所体现“责任”二字的方式不同。周晋的自我救赎让人动容。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不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最关键的是,不逃避,勇于面对现实。其实,从头到位,周晋都一直是在赎罪。还有,当钱小样的爸爸腿部受伤住院以后,杨怡对钱小样不管不问的痛斥让钱小样幡然醒悟,钱小样忽然之间对父母有了一种必须的“责任”惩罚,她的痛哭流涕让80后的责任得到凸显,甚至是升华不管是几0后,我们都不缺乏责任。包括那个方宇为了责任宁愿背了一身的债,他甚至认为:责任是你别无选择的目标,必须去承担!“责任”让太多人有了改变。例如,在最后一集中,面对钱小样和方宇的执着,钱小样的妈妈说:如果不能改变结果,妈帮你完善过程。有多少家长能够像钱小样的妈妈悟出这个道理?!恐怕这就是赵宝刚拍这部作品的意义之所在!也就回答了他究竟最想干什么的疑问。

 

不过,对于赵宝刚还得单拉出来说道说道。先外延一下:前段时间有个热播剧叫《我的团长我的团》,属于股市中的高开低走一类,基本上是这样,《士兵突击》把康洪雷捧到天上,《团长》(我在其他评论中坦言,若该剧删掉十集左右势必赢得绝佳口碑。)则把他摔到地下,估计也砸出了点坑。而赵宝刚呢?这些年一路走来,着实为影视剧立了不少旗帜鲜明的标杆。也就是赵宝刚有几部戏是带有划时代意义的。只要一说那些戏的名字你就会明白,那几乎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比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比如《过把瘾》,比如《永不瞑目》,就是后来的《别了,温哥华》《像雾像雨又像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这些剧在收视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即便是《夜幕下的哈尔滨》也没有输在口碑上。而康洪雷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开始的口碑甚好,后面口碑极差。干导演和别的不一样,不能有暴发户心态,拍一部有口碑的戏就可以吃一辈子,一劳永逸。说实在的,一旦下一步戏口碑差,其实挺毁人的。而这么多年以来,赵宝刚给我的感觉就是:事业有过高潮,作品划过时代,但却从来就没有到过低谷。他的作品有品质保障,不是上窜下跳,一会儿导演的作品质量较高,一会儿又评价低得没谱,他不是这样。总体来说,改变中的赵宝刚在自己的影视作品的把控上和路线抉择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辙,后面的人能跟着这个辙走,但不可超越。就是赵宝刚捧红的诸多艺人也是如此。比如袁立,挺干练的一演员,我曾经给她在海岩的昆仑饭店里做过专访,对她的印象不错,但自从拍过赵宝刚的《永不瞑目》以后,那几乎是她事业的最高峰,后面尽管她演了不少角色,却没有一个在表演和角色方面有所突破的。最典型的就是苏瑾,几乎也就是拍了《永不瞑目》以后就彻底歇菜,回家相夫教子了。还有徐静蕾,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以后几乎就晕菜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宝刚对于演员潜质的挖掘是深刻的,他能把演员最灵魂的东西挖掘出来并通过角色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太多的导演难以企及。

 

再废话几句。深夜十一点多,一位读者朋友突然问我,她说:有个男孩子追我,可是我爸爸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该怎么办?

 

我说:这个……建议你看看央视正在播出的《我的青春谁做主》,或许你能找到一个答案。

 

也建议她的爸爸看看。

 

独家对话《青春》赵宝刚:从戏里找乐最重要 

————————————————————————————————————————
鸿水读者27号超级群:52244529(新建,容纳500人)
欢迎加入,来去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