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1万到1亿:证券投资底层逻辑》新书发布!

(2018-08-14 18:21:37)
标签:

财经

《从1万到1亿:证券投资底层逻辑》新书发布
8月19号(周日)北京大学中关新园

 

2013年出版的《从一万到一亿:证券期货之老鬼真言》意外走红。说是意外,是因为当初写作的初衷只是想对自己从业20年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为公司经年倡导的投资理念作一个宣讲,本意并不是冲着畅销来的。不承想,虽然出版后并没有做什么推广,但仅靠读者的口碑相传就能洛阳纸贵,无他,只因为这是一本诚意之作:不装不攒,靠独立思考立意,靠慢工细活立足。这本书出版后,不但销量可观,而且还被列为几大投资必读书,网上更是流传有各种版本的“语录集”及阅读心得,甚至有些机构还组织了专题学习和本书知识大赛,可见笔者的诚意还是打动了不少投资者的。今年这本书出了修订升级版,许多老读者也踊跃购买,有些还批量买来送人。

这次出版的《从1万到1亿:证券投资底层逻辑》,秉承了之前的风格,可以说是前书的系列作品,只是更偏重于股票投资,论述过程中也更着重了逻辑的严谨性。

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本意还是想和投资者唠唠嗑,以期让大家走走正道。中国股市走过了近30年的路,每个投资者的成败经历各不相同,这些成败需要一个统计意义上的研究。由于股民众多,所以坊间流传着大量的财富故事和传说,使得股市看似有暴富的魔力。可事实上,投资成功需要理性,而股民大都是不理性的,因为都知道这是个80%以上亏损率的市场,却还敢来虎口夺食,可谓偏向虎山行。概率论告诉我们,股民一定是大概率的亏损者,必然会为自己的不理性付出代价,但正是这些代价,客观上成就了不少财富故事。

什么是投资的底层逻辑?投资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在投资的过程中干扰因素太多了,很容易走错路。如何才能避免走错道路呢?每个人都应该要牢记一个底层逻辑。因为 90%以上投资亏损的人就是因为没搞懂投资的“底层逻辑”从而采用了错误的投资方法最终导致亏损。什么是底层逻辑呢?既然叫逻辑就肯定不是一种主观的判断,而是能用逻辑推导出来的可靠的知识。沿着这个底层逻辑再往下走,就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了。

在股市里生存不容易,一夜暴富者更是凤毛麟角,但股民们却往往低估这种困难。学霸型自信能扫遍所有的投资书籍,能遍历所有的技术指标,蓦然回首却发现在这方面比自己强大太多的电脑也不是赢利的主流;消息派的天天琢磨着跟老鼠仓,却发现庄家常常也是骑虎难下;追随型的见神就拜,却发现自己最终成了摆在祭台上的牺牲;修行派的有些甚至几度出家,却发现还不如敢死队做得有声色。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虽然懂得无数真理,却没有搞清赚钱机器的底层原理,没有在正确的道路上下过笨功夫,没有找到离自己人性最近的方法。

股市生存不是靠技术,不是靠预测,不是靠基本面研究,不是靠反人性。虽然这些方法几成市场共识,但真能践行的能有几人?天天念叨做不到的东西,只能徒增负反馈,结果是越来越自怨自艾,以至于乱了阵脚,丢了粮草。

所以有“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说法。五祖弘忍告诉六祖慧能说:“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所以学法无益。”

人类的习性是恐惧未知,所以大多数人会倾向于追求确定性。但市场偏偏是不确定的,追求确定性的偏好反映到交易过程上,必然是预测导向,结果一定是“确定性地”亏损。

谁都希望自己成为市场里的聪明人,谁都知道在过程中需要教练和导师,但选择教练和导师也是技术活。教练和导师队伍也是良莠不齐,其中既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也有误人子弟者。这些误人子弟的人,有些是能力使然,有些是有意误导,前者可悲而后者可恨。股民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要擦亮眼睛,从良师择正道,以免花钱花时间后反而变得越来越糊涂,不知然更不知所以然。目前市面上投资方面的书太多,其中大都是讲技术分析和秘籍偏方的,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垃圾甚至是抄袭垃圾的二手垃圾,所以股民要走正道,不要把时间花在无谓的秘籍上。

凯恩斯想必大家都知道,即使不了解他老人家,至少你也听说过“凯恩斯主义”。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并没有预测到1929年美国股市会崩盘,事后甚至严重低估了这次崩盘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1929年初,除股票外,他还做多橡胶、玉米、棉花和锡,结果价格突然大幅下跌,一开始他卖掉股票来追加期货保证金,但后来价格进一步下跌,到年底时他的资金几乎丧失殆尽。之后,凯恩斯开始远离高风险的投机,因为他认为,在偶然性事件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可能毫无用处,执行简单的应对手法才是赢利的保证。所以晚年的他更关注股票的内在价值,更像一位价值投资者。

因为深信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不少人为了改变命运就去改变自己的性格,但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委实无法轻易改掉。不过,我们改不成巴菲特那样的性格,只是说明了我们成不了巴菲特而已,但我们可以成为更成功的自己。让我们听听巴菲特自己怎么说吧:

“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

所谓跨越7英尺的栏杆,就是凡事追求高难度,这种模式的成功者只偶见于少数天才。凡夫俗子还是要“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找到合适的栏杆重复简单的跨越,假以时日就必有厚报,成为赢利机器也并非痴人说梦。

东方人求神拜佛要的是直接结果,例如升官发财生二胎;西方人要的是智慧和勇气,然后自己去创造成功。在这件事情上,西方人的心态似乎更“科学”些。在投资领域,任何大师都不可能是你的菩萨或上帝,但学习他们的理念、策略和执行力,就会得到力量和智慧。带着这种能量去感受市场,去参与市场,慢慢就会有所悟、有所得。钱不入急门,学会在市场里卑微地活着,赚钱就水到渠成,懂得多少真理倒还在其次

小钱靠机灵,大钱靠运气,长期赚钱靠人品。赚钱机器并不复杂,赢利之道也并非神秘莫测,只是道不远人人自远,笔者的期望很简单,就是读者能参照自省,以便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从1万到1亿:证券投资底层逻辑》新书发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