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有钱的家长说,送孩子到国外读书,再不济将来也可以做个翻译。
果真如此?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相信各位自有判断,咱在这里强烈推荐一个标本级的新海龟——王FRANK,供各位参考。
此生因为洋派头够足,大家都不敢叫他小王,只叫他FRANK。虽然不知道这只海龟有几两肉,可是看人家说起国外来又耸肩又张大嘴巴的,似乎在对付色目鬼子方面可以寄予厚望。可后来,大家发现此FRANK和洋鬼说生活英语倒还可以,但如果说到稍专业一些具体一些的问题,就常常语塞,完全没有个龟样子,比土鳖还土鳖。别看他平时不夹杂洋文说不成话,但一让他翻译个英文材料,特别是汉译英的,这只新海龟立马就肚皮朝天了,还不如一个土生土长的英语好一些的学生。说来也难怪,这些新海龟有不少是在国内即使扩招几十倍也考不上什么大学的主儿,他们其中大多数连中文都写不利索,会能写出像样的英文?实际上,即使不要求他整出活色生香的英文,只要求其表达明白也是勉为其难。
如此活宝级的学生怎么能拿到洋文凭?我想,除了野鸡大学卖的文凭外,大都应该归功于西方大学的考试制度。通常,他们对一门功课最后成绩的认定,一般不完全取决于期终考试,而是作业成绩占了大部分的比重,所以只要平时的作业完成得好,就算期终不理想,通常也可混个及格。而平时的作业是怎样完成的,就没有人监督了。再之,课后的中国学生更是喜欢扎堆玩,很少有和外国学生混在一起的,结果是北方来的留学生听明白了广东话,南方来的学生学好了普通话,外语水平的提高,似乎并不明显。
所以可以说,母语特别不好的,而且又不爱学习的人,即使在国外生活两辈子,也只是一个会说两句市井俗语的英语准文盲,离一个合格的翻译还是相去甚远。不过,如果你体质好耐折腾,能脱去海龟马甲屈尊去做个导游,带着老外满中国虾球转,倒是可以胜任。
这类海龟是一种新的物种,和受了辐射的鱼类一样,中看不中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