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持新政:股市新高可期

(2009-06-20 17:32:23)
标签:

证券

经济

国有股

社保金

李稻葵

国有股转持

社保

分类: 海量财经

    国务院近日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即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均须按首次公开发行时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转持股份承继原国有股东的禁售期义务。

    这段话的意思是,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上市的公司,必需将其中的10%转给社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国有股公司共131家,涉及国有股东826家,应转持股份约83.94亿股,发行市值约639.33亿元。当然,这是党国的资产游戏,纯民营公司不在此列。

   这个举措的初衷,当然是筹集社保基金、应对养老金缺口、加快社保体系建设。

    这个安排大致可以理解为无偿划转:都是党国财产,左手倒右手嘛!只不过,倒腾好的叫做优化配置,倒腾得不好的就叫瞎折腾。这次倒腾的方向,是把国有资产的一小部分划归国民的养老钱里面了,很有些纲举目张,隆重表扬!这么一来,财政部、社保基金、上市公司甚至投资人,都是成受益者了,这可能就叫多赢吧。

    同时,该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小非问题,相当于上市公司引进了一个战略投资者,并且至少“战略”三年,集中减持的压力就小多了。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大小非难题,又为社保基金进行了资本准备。

    近来,市场一直担心重启IPO带来的资金分流问题,这个政策不但可以抵消该利空,而且总体向好,股市新高可期!

 

    这个新政的推出,颇得益于清华大学李稻葵的游说。年初,他曾上书国务院,提出了类似的建言,但舆论一时掀起质疑浪声,不少人认为李稻葵不应贸然建议用“保命钱”去接盘“大小非”,说的危言耸听,一如攻击茅老说的十八亿亩红线问题。

    其实,这都是一些山寨经济学家和不明就里的媒体对李稻葵的误解。李教授的本意,是让社保基金通过某种制度性手段来接手大小非,既能有效缓解大小非减持难题, 又能把社保基金做大做强。李教授的建言,与国务院现在推出的政策基本是一致的,祝贺李教授! 

    事实上,国有股10%划拨全国社保基金的提法此前一直就有。2007年11月A股处于高位时,时任央行行长助理的易纲曾建议划拨一部分国有股权充实个人账户,解决社保欠账。李教授的工作,应该说是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其可行性,并从操作层面做出了合理设计。

    从正面影响政府决策,是每一个学者的梦想。从这个角度来讲,李稻葵,儒之大者。

    李稻葵是中国少有的几个真正懂得经济学深意之人,我想,大多数人对他的误解,主要出自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是山寨经济学家;二是没有认真弄明白李教授的本意就瞎起哄。

    这里顺便肯请一下批评家们和媒体们,先搞清楚别人的本意再骂,行不?毛大爷曾说过,下车伊始,呜哩哇啦,都是缺少调查研究惹的祸。切记切记。

 

    中国的股票市场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大小非已经成为影响当前股市健康发展重大问题之一。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也是一个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社保方面的欠帐集中表现在资金量不足。目前,全国社保基金2007年底总资产为5000亿左右,有关部门估算,良好地运转需要数倍的资产。所以,社保持有国有IPO股份,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