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全球各经济体纷纷救市,说明全球经济已经到了很糟糕的时候了,但更为糟糕的是,似乎是政府越救,坏消息反而越多。如今联动的金融市场复杂无比,虚拟经济的问题势必会深刻的影响到实体经济,IT业也不再容易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连信贷资金也前所未有的紧张,所以其资金链会受到冲击,正常生产秩序就会受到破坏。并且,IT行业已经成为金融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供应商,大主顾失火必将殃及池鱼,这就不单单是IT业自身的问题了。
据说,一个华尔街的岗位,可能会带动两三个其它行业的岗位,对IT行业,这个比例应该更大。在金融危局下,中国IT业会做出较大的调整,甚至是重新洗牌,这对不少厂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部分公司会倒下去,一部分公司会勉强生存下去,但也有一部分公司却能够以此为契机使自己获得高速的成长。乱世蕴含机会,多大的挑战就会产生多大的机会,有整合能力的公司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反而会越做越强。
所以真正在技术和资本方面有实力者是不怕冬天的,甚至于还想让冬天来的更猛烈一些。
长袖善舞的马云首先提出了IT业过冬的论调,他早在去年就说: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其实阿里巴巴有着数十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所以日前马云对淘宝大量投入,并进行不少逆市反击的操作,看来大喊过冬的人,其实暗藏着扩张的野心。
不愿缩着脖子过冬的还有华为。华为现今已增强了对北美的专注,近来公司在美国的雇员数量已经增加一大半,还大量聘请美国本土员工。华为认为,现在是突破美国市场的时机,而此前,华为因认为北美成熟市场难于渗透从而一度暂缓在北美拓展,所以市场占有率只有1%。近来这个份额一直在悄悄增长,比之于继续保持强势地位的爱立信和阿朗,华为更加咄咄逼人。由于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成功和对北美的专注,加之在印度和非洲市场的不俗增长,未来三五年内,华为有望成为该行业的国际巨头。
阿尔卡特朗讯也认为,经济冬天对他们是个好机会,因为他们的用户都是成熟用户,和客户是密切的长期合作伙伴。所以虽然中国叫停电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对阿朗的业务有所影响,但他们早已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并长期致力于切入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和服务,所以用户忠诚度自然非同一般。
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局下,所有的国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有些国家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中国。这不只是因为中国的国有经济成份相对较大,也因为国内市场造就了巨大的发展和腾挪空间,所以面对危机,中国的绝缘性相对要好些,IT行业也是如此。现在英美等主要国家都把不少金融机构国有化了,说明国有经济主导的体制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更强一些。所以,比之全世界大部分主要经济体,中国的本土IT厂商生存空间相对大得多。
不仅如此,国外的电信运营商会因资金约束而会更倾向于采购性价比更高的中国产品。同时,随着应变能力不强的同行厂商的倒闭,大批人员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这也是大型IT企业降低人力成本的好机会,所以,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对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IT企业甚至有正面影响,况且很多国外同行们的资产大幅贬值,在做强自身的前提下适当并购国外厂商以壮大自己,正当其时。
其实在政策层面上,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日前指出,国有企业要努力成长成“巨星”,要鼓励并购重组,同时要防范法律风险。他还表示,在当前欧美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国有企业应大量走出去收购欧美的优秀企业。
正如李荣融主任所言,在当前情况下实施并购重组,首先要防范法律风险。我国IT企业参与配置全球资源不但面临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还面临着不发达国家法制不健全和政局动荡的风险,更常见的,还有管理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使中国IT业在这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特殊时期,在并购重组等运作中尽量回避陷阱,力争捡到馅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