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不可以淡化一下仇日情绪?

(2007-06-19 17:45:00)
分类: 忧国“游民”
    上海大学老师葛红兵总是语出惊人。日前他再次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各地二战纪念宣传是以宣扬仇恨为目的,应尽早停止这种宣传。他说:“各地二战纪念展出的大量血腥图片,不利于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类观、战争观,容易伤害他们的心灵、心智。”他认为,各地二战纪念展出的大量血腥图片不宜展出,只能作为学者的研究资料。

    同期还有消息,对于近期日本成立超党派议员联盟,要求中国各地“抗日战争纪念馆”撤下“反日”照片,葛红兵说,“我愿意正面理解他们的行为,理解为是出于中日两国友好未来”。

  最后,葛红兵认为,纪念二战应以宣扬和平和爱为目标;纪念二战应以对战争的反对、对人类遭受战争伤害的悲悼为目标。  

    葛红兵这些话可真是犯了众怒了,网上90%以上的人在骂他,有的骂已经达到人身攻击的程度了。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但俺是其中的一个!各位博友,我知道您有可能不支持,没关系,探讨不过瘾,拍砖可也。

    我认为老葛的目光深邃而长远。现在中国国民的反日情绪大部分是过度宣传的结果,除了仇恨,还是仇恨,几乎没有理智的声音。民间说到反日恨不得立刻踏平那几个破岛,淫其妻女诛其子孙!问题是仇恨了半个多世纪,民众了解的民族屈辱和血海深仇已不少了,可日本还是那个日本,没有因此而灭亡。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泱泱大国为何被“小日本”欺负?战后当日本从废墟中崛起时,我们在干什么?我想说盲目憎恨其实是一种歇斯底里。超越对手,才是报仇的最好方式。学会宽容吧,只有宽容到“爱你们的仇敌”,才是大智慧,才能让仇恨不再成为主旋律。

    日本人民也是二战的牺牲品。虽然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免去的战争赔款(这赔款应该是最重之惩罚)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不愿去痛打落水之狗。事实上后来日本提供的日元贷款等诸多的帮助客观上也在中国的建设中起到了兴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们认为这些善举肯定不能弥补曾经的创伤,但是起码日本主流社会意识到他的错误了。如今提倡和谐社会,可是如果我们抱着一颗不灭日本誓不罢休的心态,怎能被国际社会全面认可?


     欧洲的战争纪念碑大多不在于歌颂这些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是在感叹生命的消逝,无论是“敌”还是“我”。这些纪念碑,一点都没有鼓励人去做战争牺牲者或者战争英雄的意思,相反它们是在为死者哀恸和惋惜,告诉人们如果通过战争来解决纷争,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悲剧。   

    伦敦一座街心花园里有一棵广岛死难者纪念树——感动。战争的胜利者,为失败者的死难感到哀恸,他们纪念那些在战争中死难的“敌人”,这是大道德了。   
    在英国怀特岛的沙滩边,有一座二战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的碑文没有说谁是永垂不朽的,谁是永远伟大的,它只是刻着“为那些在战争中没有归来的人”。我想,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落下同情的泪水,都会憎恶战争,祈祷和平。

    当然,我们应该记住那些为正义而献身的人,也应该憎恶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虽然现阶段的人类有时还不得不被迫遵循战争的法则,但是这并不构成以暴力对待暴力、以绞杀对待绞杀的战争逻辑的歌颂。

    让我们学会宽容吧,虽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一味播种仇恨,会收获和平,会收获发展吗?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所有的死难都是值得同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