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伽利略悖论[转]

(2007-01-04 16:19:09)
分类: 不正思想
转:
 
              无穷旅馆

  —伽利略悖论

 

 

“所有有理自然数的个数和一条线上所有几何点的个数哪一个大些?”

这一问题乍一看真是不可思议,但著名的数学家康托尔首先思考了这一问题,并指出二者是不一样大的。然而,我们又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既不能读出来,也无法写出来,该怎样进行比较呢?这下我们有点儿像一个既不清楚自己的汽车有多少座位,又不了解有多少个乘客,但却想知道座位够不够坐的司机了。既然他什么也不清楚,他会不会放弃原来的打算呢?根本不会。如果他足够聪明(而且通常的办法也是如此),他就会通过把座位和乘客逐个相比的办法来得出答案。他让第一位乘客坐在第一个座位上,第二位乘客坐在第二个座位上……这样一直相比下去。如果最后座位用光了,还剩下些乘客,他就知道乘客多于座位;如果乘客都坐下了,座位还有多余,他就会明白座位多于乘客;如果乘客都坐下了,座位也正好用完,他就会晓得,乘客和座位数目相等。

康托尔所提出的比较两个无穷大数的方法与此是相同的,即给两组无穷大数列中的每一个数一一配对,如果这两组最后一个都不剩,这两组无穷大就是相等的;如果有一组还有些没有配完,这一组就比另一组大些。这种方法显然是合理且实际上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是,当把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你却会大吃一惊。举例来说,所有偶数与所有奇数这两个无穷大数列,我们都会直觉到它们的数目相等,应用上述方法也完全符合,因为这两组数可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1   3   5   7   9   11  13……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1.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2.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3.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4.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5.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6.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7.jpg

2   4   6   8   10   12  14……

这里,这种对应是非常自然的。现在请读者思考一下:所有整数的数目与所有偶数的数目哪一个更多?当然,你会说前者多一些,因为所有的整数不仅包括所有的偶数,而且也包括所有的奇数。然而,这只是人们的直觉。如果应用上述方法,你会吃惊地发现,这种直觉是错误的,从下面的对应表就可看出:

1   2   3   4   5   6……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8.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29.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30.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31.jpg    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image/33.jpg

2 4   6   8   10  12……

根据上述比较无穷大数的原则,偶数的数目与整数的数目是同样多的。当然,这个结论看起来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偶数只是整数的一部分,这与整体大于部分的直觉显然矛盾。由于这种矛盾首先是伽利略发现的,故称“伽利略悖论”。康托尔认为,伽利略悖论并非什么“悖论”。任何两组东西,只要能相互一一对应,就是一样多。“整体大于部分”这条规律只有在有穷的情况下正确。在无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体!这就是无穷的本质。

对于有穷和无穷的特点,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一则小故事给予了最好的说明:

某旅游胜地有一家旅馆,内设有穷个房间。由于是旅游旺季,所以,所有的房间都已客满。这时,来了位客人想订个房间。“对不起,”店主说,“所有房间都住满了”。客人无可奈何地来到另一家旅馆。这家旅馆与别的旅馆并无多大不同,只是房间数不是有穷而是无穷多个,号码为123……    这位客人到来时,所有房间也已住满,但他疲惫已极,坚持要住下。旅馆老板只得耐心劝说:“满了就是满了,非常对不起!”正好这时候,聪明的老板的女儿来了。她看见客人和她爸爸都很着急,就说:“这不成问题!请每位房客都搬一下,从这房间搬到下一间。”于是,1号房间的客人搬到2号,2号房间的客人搬到3号……依次类推。最后,这位客人住进了已被腾空的1号房间。      

第二天,又来了一个有无穷多位旅客的庞大旅游团要住旅馆,这下又把老板难住了。老板的女儿又出来解围:“这好办,您让1号房客搬到2号,2号房客搬到4号,3号房客搬到6号……这样,l号、3号、5号等单号房间就都空出来了,新来的无穷多位客人就可以住进去了。”

来多少客人都难不倒聪明的老板女儿,于是,这家旅馆越来越繁荣。后来,老板的女儿考入了大学数学系。有一天,康托尔教授来上课,听说此事后问她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给1寸长线段上的每一点安排一个房间?”

她绞尽脑汁,想要安排一下,但终于失败了。康托尔教授告诉她,1寸长线段上点的数目和自然数的数目尽管都是无穷的,但却不是一样大的无穷。线段上的点要比自然数的个数多得多,任何想安排下的方案都是行不通的。为了证明,我们给它们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线段上每一点可用这一点到这条线的一端的距离来表示,而这个距离可写成小数形式:

l.0.a11a12a13a14……

2.0.a21a22a23a24

3.0.a31a32a33a34……

……

k.0.ak1ak2ak3ak4

现在我们可认选一个实数d=0.b1b2b3……,其中bkakk,同样,b1a11b12a22…显然,d不等于上述任何数,因为至少第k bkakk。这样,线上的点与自然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就建立不起来,线上的点数所构成的无穷大数大于自然数所构成的无穷大数。

可以证明且令人惊异的是,无论线段是1寸长,1尺长还是和赤道一样长,上面的点数都是相同的。而且,平面、立方体上所有的点数与线段上所有的点数也是相等的。这种无穷是比自然数、分数的数目更高一级的无穷。同样可以证明,所有几何曲线的数目是第三级的无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想象得出更大的无穷大数。这三级无穷大数就足以包括我们想到的所有无穷大数了。

文章引用自:http://ftp.haie.edu.cn/Resource/Book/Edu/KPTS/TS004082/0005_ts00408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后一课
后一篇:2008-09-05 建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