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天象

标签:
日全食全食带月食天象印度杂谈 |
分类: 天象 |
随着7月22日的临近,热爱天文的你,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有几分激动,有几分紧张,因为本年度最精彩的日全食天象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为观测条件最好的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多个省市正准备迎接世界各地观测者的到来。面对如此天象胜景,你一定不想错过,那么此时此刻,你准备好了吗?
7月7日 半影月食
我们先来为日全食预热,介绍一下即将发生在7月7日的半影月食。
日食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月食的出现,其原因要从日、地、月三者的运动规律说起,在这里为大家简单进行介绍。月球在绕地球公转,周期是一个朔望月,约为29.5天。从地球上看,月球在这个周期内会在天球上运行一圈,这个轨迹我们就称之为白道。白道在天球上会和黄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产生两个交点。当月球在某个周期内的朔(农历初一),位于一个交点附近18°的范围内时,就有可能发生日食。而在之前或之后的半个朔望月周期,也就是望(农历十五前后)期间,月球会出现在另一个交点附近,这时就会有月食发生。当然,月球连续两次通过交点的时间间隔,与半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吻合,因此并不是说月食之前或之后的半个月就一定有月食发生。
7月7日的这次月食,为半影食。也就是说,月球并未进入地球的本影,我们很难用肉眼察觉出其表面亮度的变化。本次半影月食可观测区域主要是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局部、澳洲东部和南极洲。由于月食发生时正是北京时间17时左右,我国都还是白天,月球尚未升起,因此无法观测。当然大家也无需遗憾,本次月食的半影食分还不到0.2,基本没有欣赏价值。
7月22日 日全食
即将发生在2009年7月22日的这次日全食,可见全食的时间为本世纪最长,且必将创下观测人口最多的记录。这一自然奇观可谓举世瞩目、万众期待,定会将同样百年一遇的国际天文年推向高潮。更加振奋人心的是,本次日全食陆上观测条件最好的地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这无疑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的又一盛事,并为建国60周年大庆和上海世博会增添浓烈的喜庆气氛。接下来,我们就更随着本次日全食带扫过的区域,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这一壮观天象。
7月22日星期三,北京时间8时53分,随着太阳的升起,印度西海岸上,日全食开始上演。最初的全食见食时间只有三分多钟,随着见食区域东移,全食时间也会逐渐加长。全食带横穿印度后,会扫过尼泊尔东南部、孟加拉国西北部,穿过不丹后进入我国,开始将近3000千米的行程,在此期间还会擦过缅甸最北端的一角。全食带在我国将先后经过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随后,全食带进入东海,最终于北京时间12时17分左右在辽阔的东南太平洋海域结束。本次日全食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达3小时25分钟,全食带全场15150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0.71%。其中可以观测到全食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太平洋中,太阳当时的地平高度为86°,全食可持续6分39秒。要知道,在一个固定位置观测日全食,最长的见食时间差不多为7分40秒,而很少会有日全食能达到或接近这一理论值。全食的见食时间除了与食甚时太阳的地平高度以及与全食带中心线的距离有关外,当时月球视面的大小则是更重要的因素。这次日食发生期间,月球正处于近地点附近,视直径可达34',而去年8月1日日全食发生时月球的视直径仅为32.5'。
除了见食时间长,本次日全食另一大特点就是全食带内人口密集。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大国,长江中下游沿岸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我们可以较为方便地在全食区域内内开展各种观测活动。便捷的交通使大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时转移观测地点,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保证观测者有较好的休息和用餐环境,并且在观赏日全食的同时能好好放松一下,多处著名的景观和建筑也将为我们的日全食照片增添更多闪光点。下表就为大家列举了全食带区域内一些较为合适的观测点的见食情况,希望能有所帮助。虽然我国全境内都可见日偏食,但本次壮观的日全食胜景希望诸位都不要错过,因为下次我国境内可见观测条件不错的日全食要等到2035年了。最后预祝大家的日全食观测圆满成功,请尽情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吧!
7月7日 半影月食
我们先来为日全食预热,介绍一下即将发生在7月7日的半影月食。
日食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着月食的出现,其原因要从日、地、月三者的运动规律说起,在这里为大家简单进行介绍。月球在绕地球公转,周期是一个朔望月,约为29.5天。从地球上看,月球在这个周期内会在天球上运行一圈,这个轨迹我们就称之为白道。白道在天球上会和黄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产生两个交点。当月球在某个周期内的朔(农历初一),位于一个交点附近18°的范围内时,就有可能发生日食。而在之前或之后的半个朔望月周期,也就是望(农历十五前后)期间,月球会出现在另一个交点附近,这时就会有月食发生。当然,月球连续两次通过交点的时间间隔,与半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吻合,因此并不是说月食之前或之后的半个月就一定有月食发生。
7月7日的这次月食,为半影食。也就是说,月球并未进入地球的本影,我们很难用肉眼察觉出其表面亮度的变化。本次半影月食可观测区域主要是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局部、澳洲东部和南极洲。由于月食发生时正是北京时间17时左右,我国都还是白天,月球尚未升起,因此无法观测。当然大家也无需遗憾,本次月食的半影食分还不到0.2,基本没有欣赏价值。
7月22日 日全食
http://www.skylook.org/!message/2009/7/images002.jpg |
即将发生在2009年7月22日的这次日全食,可见全食的时间为本世纪最长,且必将创下观测人口最多的记录。这一自然奇观可谓举世瞩目、万众期待,定会将同样百年一遇的国际天文年推向高潮。更加振奋人心的是,本次日全食陆上观测条件最好的地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这无疑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的又一盛事,并为建国60周年大庆和上海世博会增添浓烈的喜庆气氛。接下来,我们就更随着本次日全食带扫过的区域,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这一壮观天象。
7月22日星期三,北京时间8时53分,随着太阳的升起,印度西海岸上,日全食开始上演。最初的全食见食时间只有三分多钟,随着见食区域东移,全食时间也会逐渐加长。全食带横穿印度后,会扫过尼泊尔东南部、孟加拉国西北部,穿过不丹后进入我国,开始将近3000千米的行程,在此期间还会擦过缅甸最北端的一角。全食带在我国将先后经过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等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随后,全食带进入东海,最终于北京时间12时17分左右在辽阔的东南太平洋海域结束。本次日全食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达3小时25分钟,全食带全场15150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0.71%。其中可以观测到全食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太平洋中,太阳当时的地平高度为86°,全食可持续6分39秒。要知道,在一个固定位置观测日全食,最长的见食时间差不多为7分40秒,而很少会有日全食能达到或接近这一理论值。全食的见食时间除了与食甚时太阳的地平高度以及与全食带中心线的距离有关外,当时月球视面的大小则是更重要的因素。这次日食发生期间,月球正处于近地点附近,视直径可达34',而去年8月1日日全食发生时月球的视直径仅为32.5'。
http://www.skylook.org/!message/2009/7/images001.jpg |
除了见食时间长,本次日全食另一大特点就是全食带内人口密集。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大国,长江中下游沿岸也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我们可以较为方便地在全食区域内内开展各种观测活动。便捷的交通使大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时转移观测地点,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保证观测者有较好的休息和用餐环境,并且在观赏日全食的同时能好好放松一下,多处著名的景观和建筑也将为我们的日全食照片增添更多闪光点。下表就为大家列举了全食带区域内一些较为合适的观测点的见食情况,希望能有所帮助。虽然我国全境内都可见日偏食,但本次壮观的日全食胜景希望诸位都不要错过,因为下次我国境内可见观测条件不错的日全食要等到2035年了。最后预祝大家的日全食观测圆满成功,请尽情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吧!
前一篇:2009年06月26日
后一篇:2009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