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建平的二三事

(2025-08-21 04:29:38)
2002年12月,恩师中科院院士丑纪范(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1981年公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学大气科学,1986年出版《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并给在美国研学的学子黄建平发贺年卡,殷切希望他回母校兰州大学筹建大气学学院。下面,简述黄建平的二三事。
一、标准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1992~2002黄建平在美国研学了10年,面对恩师的召唤就毫不犹豫地回复:“我愿意回到祖国,回到西部兰州,贡献平生所学,真正实现人生价值。”2021年,黄建平被授予中科院院士。
黄建平回国之初,国家拨付巨款,扶持其借助西北绝佳的气候观测条件,在这里做学问-开拓科研的独特优势,大展宏图。
黄建平科研团队经过多方考察,选择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萃英山建站。2005年,在海拔1970米的萃英山顶,建起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科研观测的空白。
二、治学信念:追梦想创一流
黄建平认为,大气科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主要描述风云变化的过程,涉及自然科学诸多领域。作为研究者,我们需要对气象变化进行预测。截至目前,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要不断思考、探索。
黄建平科研团队在学术中,往往从不起眼的问题中发现创新点。研究证明,氧气并非来自光合作用,而是与地球的形成演变关系密切。
经过多年的研学,我们在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深入了对地球氧循环的探索,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20多年间,黄建平带着团队徒步荒漠、攀登高原、穿越冰川,在野外搭帐篷、在农家睡土坑,成绩有目共睹。
三、埋头苦干,创突破性成果
2017年,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入选教育部“双十流”建设学科,这正是黄建平科研团队治学信念结出的硕果,也是对其治学之路的充分肯定。
黄健平作为气象科学研究者,最大的愿望就是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延长预报时效,更早对灾害性天气提出预警。正是每日每时不息不止的量变,才造就了学术上一项又一项的突破性成果。
黄建平科研团队凭借中国之威,一手自主研发了生物气溶胶激光雷达研制把握半干旱气候变化,另一手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荒漠化治理。从而朝着“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开创一流成果”,坚定向前。
(文/毛生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谢幕之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