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钧的二三事
(2025-08-19 04:29:08)
琴声与温情:八旬园丁的晚晴之歌。下面,简述王克钧的二三事。
一、大家的“快乐引擎”
清晨,镇江新区瑞护养院响起一股清脆的琴声。88岁的王克钧老人端坐在琴凳,手指在黑白琴键间灵活跳跃,《茉莉花》的旋律如溪水般流淌,漫过走廊。这,就是八旬园丁的晚晴之歌。
护养院陈艳院长,她提到王克钧老人满怀敬佩:“只要有王爷爷在,活动就没有冷场的时候。他就像我们这儿的”快乐引擎“,无论合唱还是独唱,只要他一弹琴,大家的精气神儿都提起来了。'
二、讲台上的“全能教师”
1959年夏天,王克钧从镇江师范毕业走进镇师附小任教,他算得上”高材生“=”全能教师“。那时除了体育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等课他都教,经常上公开观摩课。王克钧日子富有暖意,他年轻,挺能拼。
不久,王克钧被调至镇江三中任教。刚去时,三中校长就将一个”老大难“事项交给他。这个”老大难“班是从同年级七个班抽调的、比较难管理。他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非常珍贵。
三、教书匠更要育好人
教了一辈子书的王克钧常说,教书育人,重在言传身教。他常对上课迟到的同学说:”饭好吃,粥烫人、锅巴烫嘴,想有收获就得付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使王老师”金句“广为流传。
王克钧的备课笔记本里,有知识点群,还写”育人笔记“:3月12日,教学生”一个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要团结互助,“5月8日,讲”匹诺曹的故事“。9月1日,带学生看农民插秧,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四、坚信者更学无止境
护养院活动室里,王克钧正跟着手机视频学习新歌《画你》,一边听一边记音符,手指在膝盖上打节拍。如今,他不仅会唱许多经典红歌,还学会了不少流行新歌。
王克钧说:”我这辈子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教了五六十年的书,弹了几十年的琴。“在人们心中,他就像一束光:在三尺讲台上,照亮了学生的求知之路;在护养院里,温暖了岁月的晚年时光。
(文/毛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