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附院的二三事
(2025-08-06 04:22:11)
今年7月5日深夜,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收到心梗患者陈凡遭遇“生死劫”,团队携带“救命神器”紧急驰援,给出了满分答案。下面,简述江大附院的二三事。
一、深夜驰援:心跳濒停的紧急呼救
江大附院ecmo被誉为重症救治领域的“终极武器”,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为衰竭的心肺赢得宝贵的休息和治疗时间。当时,患者陈凡情况极其危重,脱离lcu环境转运的风险极高。
生死关头,江大附院团队当机立断:立即安排救护车-携带各类急需设备出发,实施院外ecmo支持。在镇江市急救中心的协助下,团队载着拥有ecmo一辆车直奔现场抢救,场景惊心动魄。
二、巧破难题:“替补管”打通生命通道
挑战接踵而至:首先,ecmo治疗需建立血管通路。陈凡体形娇小,血管不到正常人的一半-仅约4毫米。鉴于常规ecmo引流管尺寸与之严重不匹配,果断选择口径较小的灌注管作为“替补方案”。
其次,团队为避免常规灌注管可能引发的下肢缺血坏死风险,创新采用分步置管法,在灌注管置入侧远端血管额外放置一根侧支灌注管,以保障远端肢体血供。由此,能使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稳。
三、多学科协作:合力闯关终获新生
陈凡发病近18小时-长时间心肌缺血导致其出现心源休克、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等多重危机,因而解决患者心脏问题刻不容缓。
陈凡为守护来之不易的生命之光,也一步步闯过难关:7月12日,心脏射血分数提升至45%;7月13日,成功撤离ecmo;7月23日,脱离呼吸机......每一次突破,都为其全面康复铺平了道路。
四、技术标杆:为极危重病患者开创生命奇迹
江大附院团队,在ecmo治疗方面的响应速度、技术水平及多学科协作能力要求颇高,是衡量医院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
江大附院团队,自成立以来技术日趋成熟-已成功开展近20例ecmo治疗,其中开创3例奇迹。未来,江大附院将持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文/毛生海)
前一篇:“新百篇”诗一首
后一篇:民警与双胞胎新闻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