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生活说三道四

(2025-07-12 03:32:01)
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大多会患有一种或多种非传染性疾病,例如慢性病-心房颤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病......退休后的慢生活说三道四,表明与之为敌不如与之为伴。
一、医疗趋利,切勿崇拜
医疗机构与医生方,总想或经常想到用生物医学技术外加干预,而忽略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在长期慢性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偿功能--一种内因的“自愈能力”。
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治疗慢性心房颤动-难以“根治之”。为此,规范用好抗凝药物。预防卒中,保持稳态,可能更为明智。
二、综合平衡,抵制风险
对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更需综合平衡,不能片面仅顾预防血栓栓塞,而忽略消化道出血或脑出血。可见,这样出血同样是要命的!
我国《医疗指南》所用的剂量,大都是依据欧美等国患者的临床试验设计的。为此,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完善改进,用小剂量在本国患者中做研究使用,效果且更安全。
三、适当运动,力所能及
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中,一些人平时尚未过分不适,所谓“完全闭塞”-并不与其十几年的安全实况相符。在病变逐渐加重的漫长过程中,患者人体有充分的时机自我代偿-即“侧支循环”。
供应心肌血液不是单独一根血管,而是多支和分支形成的供血“网络”。一处血管逐渐狭窄,出现心肌缺血时,其他血管分支伸出“援手”,发出血管去帮助,也可通俗讲“自身搭桥”,这是一种多年形成的“稳态”。
四、乐观面对,一目了然
任仲夷活到92岁了,任老曾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创业者。人老年龄大-身体大变迁:(1)眼睛失明,他说“我仍然一目了然”。(2)耳朵失聪,他说“我偏听但不偏信”。(3)胆嚢切除,他说“我现在浑身是胆”。(4)患上胃癌,他说“我胃大部分切除-这把年龄已经无所谓(胃)了”。
换言之,革命永无止境,追逐美梦-步伐坚定。讲合作、谋共赢,以规则消弭混沌,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文/毛生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