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水脉,古桥重生

(2025-07-09 04:35:31)
【按】2025.7.9京江晚报刊登《古桥重生,续写城市水脉记忆》,摘录如下。
利涉桥,始建于明代。隆庆元年至四年,镇江知府潘一桂在此修建利涉桥,至今已400多年。古老的利涉桥是一座拱形桥,桥面铺设石板,颇具古朴韵味。
昔日,像利涉桥这样的拱形桥,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刘先生回忆道:“以前这儿热闹得很!米店、粮油店、小吃店等,一家挨着一家,码头上人来人往......”在1958年修建京口闸时,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古桥引人回味。
镇江一副古对联:“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上联藏着五条巷名:石婆婆巷、磨刀巷、竹竿巷、万家巷、箍桶巷;下联含着五座桥名:范公桥、拖板桥、石浮桥、千秋桥、太平桥。
如今的利涉桥,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纽带。2017年初,开启利涉桥修补复建工程施工,利涉桥以单孔石拱桥的崭新姿态-横跨古运河两岸,桥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既保证了稳固性,又不失古典风貌,两侧安装的石栏杆更添几分雅致。
七月盛夏,繁茂的树木在运河两岸舒展成荫。复建后的利涉桥上,脚下是现代工艺的坚实桥墩,眼前是运河悠悠流淌的千年岁月,这座重生的古桥,正无声诉说着镇江城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人生顿悟,适度午睡-效率加倍。“顿悟”现象,提供了科学解释--深度睡眠很可能是打开灵感之门的关键性钥匙。当然,午睡安排在下午2点前结束为妥,避免影响夜间正常睡眠节律。
【附】《利涉桥谣》(文/毛生海)//
承载回忆的利涉桥,城市水脉古桥重生/
镇江的知府潘一桂,明朝岁月主持修建//
利涉桥具古朴韵味,长江水域颇显风险/
市井的烟火气十足,镇江绵延历史文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