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听音,匠心护脉
(2025-06-03 03:46:24)
【按】中共镇江市委主办的《创新》2025年第5期刊登王圆梦文章《李迪:子夜听音二十载,医心护脉万家流》,摘录如下。
李迪,祖籍安徽蚌埠,20岁来到镇江,现年40岁,是卓有成效的测漏专家。今年“五一”前夕,荣获全国劳模称号。
2006年,李迪20岁跟着师傅踏上测漏岗位。金属管漏水是“呲呲”声,塑料管是“咕咕”响,不同材质、压力的管道-漏声有别。老一辈供水人言传身教,让李迪深知测漏是一门“靠耳朵吃饭”的岗位。
17年前,李迪为了练出“顺风耳”,下班后揣着听漏仪-每天步行10公里,达到能分辨0.1分贝的细微差异。2008年某日冬夜,在零下5度的寒风中经反复测听,测到了梦溪广场一处管道上的漏点,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一次自主测到大市口径漏点,那种兴奋快乐难以言表。掀开井盖的瞬间,清水冲得井壁“哗哗”响,这让人们明白:测漏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耐心与执着的修行。
20年磨一剑,李迪已率队测出管网漏点4500余处,其中仅个人就测得1500处,节约供水成本近千万元,这让”全国劳模“的称号实至名归。
在李迪带领下,服务队已累计解决用水难题千余次,荣获“江苏省志愿队”银奖。他常说:“听漏仪听的是管道的“病”,我们更要听百姓的“心”。”走街串巷时,他总会多带一套工具,看到老旧小区的锈蚀管道就顺手维修;接到用户咨询电话,哪怕是“水小”细微问题,也会上门排查三遍,只因“百姓的用水小事,都是大事。”
【附】《李迪谣》(文/毛生海)
测漏队的队长李迪,子夜听音匠心护脉/
练顺风耳靠耳吃饭,比拼耐心执着修行//
做接班人薪火相传,复杂环境捕捉漏声/
善谋实战焕发新生,镇江供水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