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唐一正斋”药店百年史
(2025-03-15 04:36:41)
【按】膏药,作为中华医学中的中医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镇江“唐一正斋”膏药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予以简述。
一、一药斋留一段史
康熙年间,镇江五条街布衣店师傅唐守义,从民间偶获一膏药秘方,随后开了一家小药铺。他严选药材,精心制药,并将试熬的一小批膏药免费赠予行路人。
坊间都说,此膏药能治百病,由此得名“万应灵膏”,尔后正式定名“一正膏”。其配方独特,需要麝香、木香、乳香等80味中草药,按君、臣、佐、使等配伍精制而成。
《丹徒县志》记载:“膏药,唐一正斋海内驰名。”这短短一句话,说出了“一正膏”的科学真相。今日,唐一正斋原址的门楼仍立着石碑:“本斋创始于清代康熙初年(1662)”。1922年,正式注册“唐一正斋”商号。
二、一药方传数代人
“唐一正斋”在八九代传人的苦心经营下,名流海内外。1930年,唐端芝注册其父“唐萼楼”肖像商标,被誉为“镇江第一商标”。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香茅,一名膏茅,一名玉釜。”“香茅”指的是中药材,而“玉釜”指的是熬药的过程。
当今,唐一正斋出品的才是正宗的“一正膏”。1965年,实行公私合营,组建了国营镇江中药厂,第九代唐坚-成为膏药生产的领军人物,为镇江的中药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附】《“唐一正斋”赞》(文/毛生海)
镇江药店百年史,“唐一正斋”传四海/
一药斋留一段史,大市口碑“唐萼楼”//
一药方传数代人,“橘开流香”中药材/
气香芬与玉釜联,镇江中药事业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