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福地/
(2025-01-16 03:19:23)
/【按】褚水敖(1945~2025.1.11),享年80岁。下面,刊登褚先生于文学报(2004.12.9版)发表的《我的福地》。/
/我把上海作协視为福地,这并不是故作动听之語,而是她确实給了我福分的联想。上世紀六十年代,我讀初中时就拥有了文学梦,犹如小秀才,有些短文小詩在浙江报上发表;我讀高中时,常阅讀上海文学杂志。由此,我对许多上海作家很崇拜。/
/1961年寒假期间,我和几个同学相約去拜访上海作协理亊、《萌芽》编委胡万春。那天,工人出身的胡先生很客气、随和,听我说讀完高中要考大学,就问打算考哪里。我说,要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如愿以偿,1969年毕业),他连声说“好”,夸我有志气且予以鼓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见上海巨鹿路675号挂着“上海作家协会”的标牌。我虽然没有进去,却把这里看作文学的殿堂,不,是把这里想象成文学的天堂的。过去30多年,文学的火星还是不时地闪耀在我的心里,不时熊熊燃烧。而这“火星”,也包括我对于上海作协以及她所栖居大院的向往。/
/生活中许多亊情往往连在一起,而相互连接的链条则有偶然性。一次,沪皖作家群舉行文学交流活动。我作为安徽作协一位主角,和《上海文学》主编周介入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文学创作相关问题。此后又经过三四年,可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居然来到儿时不敢进来的“上海作协”上班了!/
/【附】《褚水敖福地》(文/毛生海)/
褚水敖的安徽家乡,他的福地上海作协/
作家位居神圣岗位,他的心里裝着文学//
文学火星光芒耀眼,上海萌芽長成大树/
生命活力文学依据,精神旗帜源于深思///
前一篇:/对中国的一句“忠告”/
后一篇:/李家敏访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