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蚕桑与韩国作家新聞两则

(2024-10-12 02:58:44)
2024.10.11鎮江日报、京江晚报刊登-中国蚕桑与韩国作家新聞两则,摘录如下。
一、中国蚕桑研究所的变迁
中国蚕桑研究所,从无到有+从簡到优,东南西北-相互交融,定居鎮江。其变迁,从五个方面予以簡述。
(1)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我国生物、动物学家-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蔡堡-从华东到了贵州遵义,蔡先生与內迁的从亊蚕桑研究的科技人員-根据中国蚕桑发展的需要,分析了遵义的地理、气候,决定筹办中国蚕桑研究所。
(2)中国蚕桑研究所所長蔡堡,与內迁的浙江大学校長竺可桢,至此成了遵城最高学术单位代表人物。当时,蚕研所的研究方向:研究蚕桑+研究柞蚕;研究力量:中国蚕桑研究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大学、西南联大的研究人員二三十位。出于科研工作需要,设法安排資金派专人到上海等地购置仪器、試剂、图书資料等。
(3)蚕研所非常重視桑蚕种质資源的收集、保存、利用,当时从全国各地+日本+东南亚,收集到的家蚕品种資源达50余种,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育种試驗。
(4)蚕研所创办的第四年(1942年),英国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以中英庚款董事会英方代表身份,来到遵义中国蚕桑研究所赞扬说:“在艰苦的抗日环境中,竟能在山城遵义办起一座像样又节约的研究机构是难得的。”1946年,中国蚕桑所迁到浙江杭州。
(5)从解放前夕到1954年,中国蚕桑研究所迁至镇江(前身: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研所成立第三年(1941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蚕桑研究所《汇报》-收集研究论文、工作报告、研究简报等,至今引起多方重视。中国蚕桑研究所元老:顾青虹、孙本忠、曹诒孙“三巨头”,他们为中国的蚕业事业发展,以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韩国作家韩江获诺贝尔奖
2024.10.10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女作家韩江,她是韩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与中国莫言2012年获此奖相距12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