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吳景崧--荣炳走出的《西行漫记》翻译者

(2024-09-19 04:35:47)
2024.9.15鎮江日报刊登-吳景崧--荣炳走出的《西行漫记》翻译者,摘录如下。
吳景崧(1906~1967),鎮江丹徒荣炳高庄村凡石桥人,笔名杜若。他4岁讀私塾,16岁上金坛初中-与华罗庚为同学挚友,19岁上鎮江润州中学。他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考入复旦公学新聞系。
吳景崧大学毕业后,开启了新聞出版生涯。第一站,百年老刊《东方杂志》,既当编辑又当投稿人,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他英語水平高+精通法語,除在《东方杂志》和申报馆工作之外,还在法新社兼職。
1932年后,吳景崧与魯迅、茅盾等作家担任《申报-自由談》《申报月刊》编辑等,播扬革命之声。当年,大家称吳是“腳踏实地的实干家、才华横溢的文章快手”。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若历时4个月,采访了参加長征的紅軍将帅、普通战士、医护人員以及当地热情拥护紅軍的民众,撰写了多篇报道-汇编成《紅星照耀中国》,中译本书名为《西行漫记》。
当时,吳景崧则是《西行漫记》翻译主编之一。在《西行漫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奔赴苏区或在各地投身抗日战场。
1937年上海沦陷后,爱国人士实施“洋旗报”策略,由上海地下党-中共江苏省委文委创办《上海周报》,吳景崧担任总编辑。该报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战,同时揭露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綫+制造亊端的亊实。
新中国成立后,吳景崧由上海新聞出版处長调任北京世界知识社副总编辑。2017年,荣炳盐資源区筹建了吳景崧亊迹陈列室。中外人始终以吳景崧为榜样,大力发扬“孺子牛”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附】《吳景崧之歌》
杰出翻译家吳景崧,鎮江丹徒荣炳人/
廿岁成为中共党員,复旦大学高才生//
《东方杂志》主编,业內公认的高手/
勇当大“孺子牛”,推进社会主义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