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写父亲回忆录

(2024-08-27 04:00:18)
我(毛生海)的父亲(毛邦主),个子不高,生得颇精干,生性乐观,见过世面、吃过苦。他留給我的印象之一,就是忠而不愚。我写父亲回忆录缘于此,从四个方面予以簡述。
一、天生的命运变迁
小时家境殷实,源于曾祖父当私塾先生。毛家拥有五间两厢二层樓房,还有五六十亩良田。曾祖父育有两个儿子,其中老二(祖父毛友礼)只生了我父亲这个独子,他又只生了我这个独子。由于战乱及祖父兄弟倆不善经營,临解放时-房也毁了,地也没了;土改时,毛家评为贫农。
二、自我反思回忆录
父亲出于书香门第,从学齡起一直讀到《大学》、《中庸》,因儿时头部受孩童扎伤,加之从小顽皮,他讀书可謂“君子动口不动手”,解放初竟成了扫盲对象。其实,他看信看报大体明白。我当了五年兵-家信颇多,父亲均自阅-心灵神会。
三、父性如祖輩影子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同情心,所予的对象:一是弱者,二是忠而不愚者。当年,出于病逝或分离,祖父、父亲、孙子-三代人同伴一家。由于自身人品高尚,能经常得到众乡亲的帮助。有一件亊终身难忘:1963年,我作为姚庄第一人-考取奔牛中学这座省重点高中。面临开学-家里“两无”(粮与錢),这一情景引人关注,大队书记嫂子随即告知她弟,借了10元錢給毛家,我们繼续前行的步履顿觉轻松起来。
四、人生故亊真精彩
我四岁时,父母分离后仍保持往来,晚年复归一家。由此可见,人生的故亊真精彩。年轻一代,通过人生故亊了解了历史。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编剧,也是自我群体讀者。实际上,要把自己当成一本好书去阅讀,你就知到自己从哪里来的-能到哪里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