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友新村紀亊
(2024-07-18 04:49:02)
“尚友新村”门牌,由鎮江焦山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茗山书写,对面墙上挂着五枚锦框。下面,予以簡述。
一、首枚
尚友,取《孟子-万章》词句:“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詩,讀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对万章说:“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就又上溯历史,评论古代人物,吟诵他们的詩,阅讀他们的著作,但不了解他们的为人,行吗?所以还要研究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得所为,这就是同古人交朋友。”
二、四枚
南至永安路,北至火坛樓巷。民国初,教育界四名著名人士:赵吉生、张海澄、法度、包明叔,他们在此建造宅院,取名“尚友新村”。原武庙(与“文庙”相对应,祭祀姜子牙及历代良将),于1957年并入。现将四名教育界名人,予以簡介。
1.赵吉生。民国19年,江苏省立鎮江民众教育馆建立,赵吉生任馆長。次年,在赵的規划、輔导下,在农村成立县立华山农民教育馆、宝堰农民教育馆、上党社教联合实施区。民国36年,设置青年补习学校。1945年10月,民国34年(1945)-馆舍3/4划归省立鎮江师范使用,仅开放标本、模型、图书等5个室。
2.张海澄。镇江人(1888~1965),省鎮江一中、京江中学首任校長。张家境贫寒-经亲友帮助考入复旦公学,因成绩优异-免交学杂費用,是该校第一届毕业生。民国12年(1923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系攻讀。回国后得知儿子赴延安参加抗日了。老张去看儿子期间,有缘受到李一氓、黃克诚接待。
3.法度。鎮江人(1890~1961),市女子職校校長(1927~1952)。法度1929年受冷潏、黃炎培之聘,任私立鎮江女子職业学校校長。法度-设置蚕桑专业,编印了《养蚕淺说》,组织学生实习由催青到制种的全过程。从而使教育与生产劳动蜜切联系,推动了地方蚕桑亊业的发展。
4.包明叔。江苏仪征人(1891~1974),民国6年(1917年)受聘任鎮江孤儿院院長。民国16年(1927年)创办鎮江女子蚕桑職业学校+协和蚕种场。包明叔研究文字学,著有《讀说文概论》《说文部首通释》《抗日时期东南敌后》等,并创业中兴国剧《京剧》社。
前一篇:阿勒泰与幽小巷新聞两则
后一篇:“阅讀盛会与讀者节日”新聞两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