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太空之旅”
(2024-04-21 05:06:28)
“太空育种”,也叫“航天育种”。通俗地说,就是种子被宇航員带入太空,经历一段太空环境后,再返回地球进行培育。这是一种将幅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綜合起来的高新技术。
在国內外农业育种过程中,幅射育种十分常见。对种子来说,太空就是一个超級实驗室,是提供幅射的絶佳场所,因为它具备了微重力、弱地磁、强幅射、高真空、极洁净、超低溫等极端条件,在这个环境中引起植物基因变移的概率更高、程度更彻底、周期更短,而育种后的蔬菜更加高产优质,口感也更好。
太空育种的鮮花花期更長、花朵更鮮艳,太空育种鮮花近日入驻我国电商平台,首批上綫的有山丹丹、月季、康乃馨等品种,这也是国內太空育种鮮花首次大規模面市。
种子的“太空之旅”,是伴随现代航天亊业的发展而实现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中三国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中国的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当年8月-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精挑細选的小麦、水稻、青椒等百余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顺利完成首次“太空之旅”。返回地球后,经杂交培育,诞生了大豆“铁丰18”、棉花“魯棉1号”等一批获得国家发明奖的优良新品种。
我国先后30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驗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培育了700多个太空育种新品种,不仅有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还有林草花卉、中草药等品种。
实驗证明,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太空育种。以发芽率来说,小麦、玉米、棉花、向日葵、大豆、黃瓜和番笳等是有所突破的,其种子经过太空幅射后,活力和发芽率都有所提高。而水稻、豌豆、青椒等种子和未上过太空的种子相比-没有多大差异。
地面上普通的番茄、黃瓜、青椒种子,去太空转悠一圈,回到地球便变換了模样。对于太空育种的蔬菜、水果,有人担心安全问题,实际上-这些东西可以放心食用。从原理上来看,世卫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经驗证-就共同认定航天育种产品是安全的。
从实际培育情况来看,经过太空育种的蔬菜,味道、口感和營养都比普通蔬菜更好。比如,太空黃瓜除了块头比普通黃瓜大,味道更加鮮嫩多汁;太空小番茄比普通番茄的含糖量更高,吃起来更香甜;太空紫薯更加甜糯,还有水果的清香;太空土豆的外皮呈黑色-內里是紫色,富含花青素,有美容保健的作用等。
前一篇:行走在田间的“庄稼医生”
后一篇:香港新聞两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