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讀《井冈山的斗争》

(2024-04-15 05:28:23)
今天,我(毛生海)重讀《井冈山的斗争》。这本1969年新版《毛选》,我入伍第二年收阅了,至今55年。下面,淺談己见。
一、革命根据地的由来
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开头第一句:“一国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权的包圍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于小块的紅色政权区域,在这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亊。”
关于上述的背景与动因,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級间的不断分裂和战争是繼续的,工农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是能够繼续的。这就需要具备五个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紅軍,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勢,有足够給养的经济力。
1928年4月,当时的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和軍委(陈毅为书记)的政策与策略是:坚决地与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于是,才有4~7四个月的各次軍亊胜利和群众割据的发展。7月24日,紅軍与敌人交战,幸主力损失不大,保存了这个根据地。
二、割据地区的社会变革
1928年4月以来,割据地(即“红色区域”)第四次击破江西敌人之后,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是为边界全盛时期。
在紅色区域,土地大部分配了,小部在分配中。区乡政权普遍建立,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都有县政府,并成立了边界政府。乡村普遍组织了工农暴动队,区县两級则有赤卫队。
当年8月30日,井冈山一战,虽然敌胜我敗,然而山区是敌人无法夺取的,这在宁冈有西北两区,在永新有北乡、西乡,在酃县有青石冈、大院区。10月1日,与敌交战获胜。敌人企图以軍亊进攻和经济封锁消灭“紅色区域”,我们则充分奋战打破敌人的进攻。
三、农村包圍城市的战略
革命根据地的现勢,具有农村包圍城市的战略性。【1949.10.1全国解放后,又体现城市带领农村】当年,着重抓五大问题:軍亊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
应该说,当年边界紅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也表示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級的破产。这个历史变迁,在全国的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认为,共产党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胜则上进。不可否认,当年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三、农村包圍城市的战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鎮江新聞两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