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可游记的缘由与鎮江的情缘

(2024-04-09 05:07:55)
马可-波罗(1254~1324年),簡称“马可”,出生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一个富商家庭。1298年,他口述成《马可-波罗游记》。下面,予以簡述。
一、《马可-波罗游记》的缘由
大汗忽必烈(1215~1294年),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奇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66年,马可随父途经中东,17岁沿着丝绸之路面见大汗忽必烈。马可21岁时,直接受到忽必烈的器重。马可在中国旅居,前后达17年。
马可回到故乡后,笔录而成《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全书不仅记载了元初的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和风俗,而且专章记载了南方各个城市。
马可除在大都陪皇帝及太子外,曾任扬州总管3年。当时,国内人口分为四个等级。元政府在地方共设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二、马可-波罗与鎮江的情缘
元时,镇江隶辖于江浙行省-1275年升格称“镇江路”,直辖丹徒、丹阳、金坛诸县。马可在游记中说“镇江”,即中国南方的一个城市。
镇江金山,古代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岛上的金山佛寺,是江南禅宗名刹。据此,马可在书中说:“在扬州瓜城对面的大江中心-屹立着一座岩石构成的岛屿,岛上有一个大寺院,住着两百名和尚,敬奉偶像。这个大寺院,居于其他许多庙宇的首位。”
马可途经镇江也看到当地居民,他在书中说:“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他们制造丝绸和金线织物。各种狩猎活动,在这里极盛行,各种食物也极其丰富。”马可在游记中还提到当时基督教在镇江地区的传播情况,与《至顺镇江志》的相关记载完全吻合。《马可-波罗游记》这部奇书-历经近千年,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至今畅销不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