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自东方来

(2024-01-01 04:10:33)
在西方,“中国风”是一个专有名词,出自受中国及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艺术潮流,风自东方来。“中国风”这一词由法国哲学家夏尔-傅立叶所新造,1883年被收录到《牛顿英語词典》中。下面,予以分述。
一、中国风的兴起
自13世紀晚期开始,欧洲就有了中国风的苗头。马可-波罗在13世紀游历中国17年,回国后写出了《马可-波罗(中国)游记》,从而在欧洲人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探索欲望。
15世紀开始的航海大发现中,来自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家具、艺术品等进入欧洲市场,并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和异域风情-引起欧洲人的兴趣。
二、令欧洲痴迷的“白色黃金”
在欧洲,瓷器曾被称为“白色黃金”。英国陶磁艺术家埃德蒙-德瓦尔所著的《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让瓷器初入欧洲时-有着金子般的价值与地位。由此,欧洲宫廷尤其对中国瓷器狂热和痴迷。
1495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就对中国瓷器极为痴迷。据史料记载,葡萄国王一世-1497年远行中国带回两样东西:一是香料,二是瓷器。这些瓷器成为欧洲王族之间、国家之间,最为尊贵的礼品和收藏品。
三、中国园林和中国室
《中国风》一书介紹,路易十四痴迷中国青花瓷宫,他在凡尔赛宫予以复造。欧洲推行名为“中国皇帝”舞会,其创意是基于当时欧洲外交官关于中国戏曲的描述。
中国园林中,画中的官吏所表达的东方情调-处处弥漫着溫柔轻快的浪漫气息。《中国风》记载,1767年,两名法国外交官将法国制造的中国风挂毯觐獻給乾隆皇帝。
四、在欧洲,宫廷內中国风的流行甚至催生了西方艺术史上-洛可可的奇特观萌生。最早是洛可可为法国宫廷设计而做的,他被称为鼻祖。
除了画作、挂毯,欧洲宫廷从房间、花园到家用器具、手工艺品等又拥有特色中国风灵感。比如,1700~1730年,欧洲曾出现一种具有强烈中国风的“古怪丝绸”,将其印在软麻布上。
五、一座桥梁
在欧洲,中国风繼而进入百姓家。曾经在上流社会风行的“下午茶”,也逐渐平民化并流行开来。17世紀中叶,法国创造的“中国风”丝绸纹样,被复制在欧洲广为流传。
在《中国风》一书中,作者莫瑞纳写道:“从宏观的全球化角度来看,我认为可以把中国风看成一座连接不同文化和国度的桥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揮着积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