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上)
(2023-09-29 02:04:26)
王进喜(1923.10.8~1970.11.15),年仅47岁就走完一生的铁人-其名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2023.10.8铁人诞生百年了,中外人眼中时光流转--“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中国人把"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是“卡脖子”难题。1958年2月,党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1959年9月,松嫩平原发现了大油田-恰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该油田故取名“大庆”。
1960年2月,党中央批准组织大庆石油大会战,数万中国人挺进莽莽荒原。王进喜率队千里迢迢从甘肃玉门赶到了大庆。王队长一到就问了三句话: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让乌黑发亮的原油“哗哗”地淌。
由于吊装设备紧张,钻机无法运抵施工现场,王进喜大吼一声“不能等”,带着30多名工人奋战3天3夜,“蚂蚁搬山也要搬”,愣是靠人拉肩扛把60多吨的钻机运到了井场。在发生井喷的危机时刻,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手划脚蹬用身体来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这个画面,定格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里。
当地的赵大娘看在眼里-十分心疼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铁人啊!”经过3年多奋战,老一辈石油工人以战天斗地的精神赢得世界瞩目的石油大会战,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人代会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60多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如果用60吨油罐车装满-可绕赤道15.6圈。一次次重要突破背后,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美国人大赞像王进喜那样的中国人
1971年1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筹备访华。合众国际社记者在《王进喜式人物正在使中国前进》中写道:“尼克松之所以要访问北京,多半是由于王进喜以及像他那样的中国人。”
2011年,世界石油巨头英荷皇家壳牌集团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来到大庆,他们来寻找-什么样的“精神能源”缔造了一座油田的持久繁荣。“铁人王进喜”,成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自信心的响亮表达,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