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了
(2023-09-23 04:43:26)
2023.9.21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了!在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中国空间站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以天地互动的方式,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科普授课。
本次约48分钟的授课活动,分别在北京、内蒙古阿拉善盟、陕西延安、安徽桐城、浙江-设置了5个地面课堂,约280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现场活动。
除了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外,航天员还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5个地面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里,北航附校初中生于詹润看了太空中蜡烛燃烧时呈现的球形火焰后,说:“通过航天员的讲课,我也知道了-由于处在微重力环境,缺乏浮力对流的条件-因此火焰才会呈现出与在地面燃烧时不同的球形。”
安徽桐城中学高中生陆云屹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航天员桂海潮和朱杨柱-展示的是在奇妙乒乓球实验中,他俩用两只包裹了毛巾的球拍居然可以把水球当成乒乓球来打。他们所讲让我明白了-这是由于微重力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和毛巾上特殊的疏材料特性造成的。”
在本次“天宫课堂”,首位载荷专家、北京航大教授桂海潮也再次与大家见面。桐城中学女生姚瑶问桂老师:“刚才,老师介绍了时频实验柜,它创造的超高精度究竟有多高?有什么具体用意?”桂老师答她:“目前,我们的时频实验柜已达到1亿年误差不足1秒,为科学实验的进行和航天器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精度。”
在地面课堂上,桂海潮导师带的博士生王世杰认为:“这次实验的科学性更强、内涵更丰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亮点。”
据悉,“去太空出差”话语,成了“天宫课堂”下-千千万万学生与亲朋好友的梦想。这场特殊的科普授课,正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授课。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天宫课堂”授课活动会不断延续下去。
前一篇:让飞虎队精神代代相传
后一篇:“五朵金花”在亚运会上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