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街头的缝纫修补摊
(2023-08-06 05:29:01)
小小缝纫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随着时代变迁-老话新说了。镇江市正东路中间-往南门大街北进半段与第一楼街附近的千秋桥街两处,分别有一个60来岁与70来岁女裁缝各自摆摊-一干20多年了。下面,侧重报道70来岁的李翠霞女裁缝。
------缝缝补补的的多数是老者
李翠霞当姑娘时就学做裁缝,三年“满师”就可以去裁缝店或开办修补摊了。不过,她结婚后就去工厂上班了。李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她学会的手艺,自己一直不丢。2000年之前,李阿姨来到千秋桥街摆摊,对来修补的老者-颇有感情。
老人们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浪费旧衣服。大多数家庭主妇操持油盐柴米,家里大人孩子拉链坏了+衣服脱线了,就顺路带过来修补。一条裤子裤脚改一下,只要花6元。李阿姨按照老者的要求忙碌,心里很踏实。
------年轻人网购新衣“改长短”
眼下,李阿姨的生意“主流”-也“升格”,成了裁剪改长短。现在,年轻人拿过来缝补修改的衣服,不是旧的-而是拥有品牌的新衣服。
一名年轻女子,她将网购的一条阔腿裤拿过来-要求减掉一截。这条裤子长,她个子不高-但又喜欢这样的款式,就买过来改。李阿姨化窍为夷,让她很满意。
------夏天补裤缘于容易“炸裆”
李阿姨有一大堆“趣闻”,其中夏天业务量大的-是补裤裆。它出于胖子增多,有的自己胖了却不知晓-裤子小了就容易“炸裆”。不注意一个深蹲或一个大跨步,裤子就崩开了。
李阿姨这里,裤子改长短只要花五六元,裤子“炸裆”缝补只要花两三元,至于改裙子、缩大小-则是费用很实惠。小小缝补摊,就像一块“活化石”。
“哒哒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酷暑-无惧严寒,李翠霞守着这个露天裁缝摊,也悄悄地守着这座城,一步一个脚印-经营着自己与社会共享的生活。
前一篇:在镇江战斗过的四位志愿军军长
后一篇:扬子江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