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点亮了稻田里的汽灯
(2023-06-16 06:56:47)
上小学时,晚上做作业靠煤油灯,这座灯出门却经不住风。当年,父母都是民办老师。为了去田里干活,父亲自己做了一盏汽灯。儿子头次见,好奇地问:“这是个啥?怎么这么亮?”
父亲对儿子说:“这个灯叫汽灯,它下面有个小杆子,就是用来向里面打气的,至于这个汽灯干吗,到时候就知道了。”
儿子内心充满期待,等天黑。天黑了,父亲拎着汽灯-明晃晃地走在前面,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紧紧跟着。到了田头,他一脚踏进-一直朝前走。在田的尽头,他先是插上一根高挑的带杈树枝,又把那灯挂了上去-汽灯照亮秧田。
这时,母亲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叮嘱了一声“自己在这里好好玩”,便抱起一大堆秧苗,像父亲那般有力地踏进水田。
这灯好亮啊,把自家稻田照得像是在白天-连泥浆中刺出来的残留麦茬都看得一清二楚。父母并排,弯着腰向后退,在黑色夜幕与白色灯光的映衬下,就像舞台上锥形的光束环绕着两位演员。
这可爱的演员无声,空旷的田野无声,熟悉的村庄无声......平日里颇具诗意的半夜蝉鸣、蛙声一片和树影婆娑,也都配合般地消失了。慢慢地,儿子睡了。
第二天一醒,儿子急着问母亲:“昨天是怎么回来的?都记不住了!”母亲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説:“是你爸把你抱回来的!”其实,父亲也担心母亲累呢。
前一篇:种植梨果树,结出“致富果”
后一篇:习近平会见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