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就任台湾第一任巡抚着力发展经济
(2023-04-06 05:38:02)
【按】刘铭传(1836.9.7~1896.1.12),安徽合肥人,享年60岁。刘铭传系清朝末期淮军重要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是两岸民众敬仰的民族英雄。下面,就刘铭传在台履职予以简述。
1885年,刘铭传就任台湾省首任巡抚后,着力发展经济。在刘巡抚建议下,清政府派遣具有开眼看世界或精通洋务的官员人士来台交流或任职,并官派大批台湾人到大陆求学和游历。与此同时,刘铭传还积极吸引浙江、福建沿海渔民百姓到台湾定居,以实现民族融合和促台发展。
1887~1888年,刘铭传通过架设水陆电报线3条:一是陆路自基隆、淡水经台北到达台南,纵贯全岛;二是水路经淡水到达福建;三是由澎湖到达安丰,此举极大方便了台湾、澎湖与福建乃至整个大陆的联系。
1988年,刘铭传又在台北成立邮政局,购置邮船用于往返台湾、福州、上海和浙江等地,从而使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不断加强。他设计制定了《台湾近代产业计划》,在劳动力得到解放的清况下,招募南洋华侨投资,奖励对外贸易,并把大量产权让给民众,由其自行经营。
在台建铁路时,刘铭传主张由商人承建并决定:“所有钢质铁路并火车、客车、货车以及一路桥梁,统归商人承办”。在刘铭传扶持下,1890年商人蔡应维、煤矿人士林之胜以官商合办形式,承包基隆煤矿,这实质上是使煤矿打着官商合办旗号-进行商办。
为了统一管理经济,刘铭传于1886年在台北设立商务局,并要求全台各地区成立相关的经济事务衙门。与此同时,还在新加坡设立商务局分支机构-招商引资,努力向华侨商人推销台湾商业机遇。此外,刘铭传还注重加强台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入手设立通商局、清道局、兴市公司及建造半机械化供水设备和集贸中心等。
刘铭传抓工商的举措,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尔后台湾的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台湾省财政收入从其抚台前白银90万两增至其抚台后399万两,特别是台湾贸易额出现高速增长,1890年出超额竟达363万两。
台湾后人言:“盖自刘铭传巡抚以来,垦田治产,茶脑大兴,运至欧美各埠......出入足以相抵,且有溢过,故能百事俱举,民户殷庶,使长此以往,台湾之富未可量也。”
前一篇:清明思祖上
后一篇:武汉大学三年樱花之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