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云根岛上的墓主
(2023-02-20 05:21:35)【按】2023.2.18京江晚报专版刊登吴诚龙文章《郭璞--云根岛上的墓主》,转载如下。
郭璞(公元276~324年),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时期先任正面人物-丹阳太守之参军,而后却被反面人物-另一太守杀害,死因是郭预卜其谋反而劝阻无效所致,仅活到49岁。
郭璞根据预卜,关照长子在其死后用船将棺材运至京口(今镇江)金山寺旁的云根岛,沉于扬子江中。此事,确是文人学士所一致公认。
东晋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建康(今南京)-建立王朝之际,郭璞筮知天下将大乱,乃携亲友南迁-丹阳、京口,在丹阳太守手下任职。在中国文化史上,郭璞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既是奇人又是文人,既是高参又是受害者。
就“奇人”而言,郭璞自小博学多识,又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是两晋时期著名的方术士。就“
文人”而言,郭璞诗文为东晋之冠,著有《尔雅注》《山海经注》等书,其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郭璞还与王隐共撰《晋史》。郭璞集历代中国风水之大成,撰写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葬书》《王照定真经》等书,奠定了中国风水学理论基础。
关于文人郭璞之评价,历代名人留言非凡。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在镇江府做过通判,考察还处江中的云根岛和郭璞墓,其在《入蜀记》记载:“江中天水皆赤,真伟观也。因登雄跨阁,观二岛。左曰鹘山,旧传有栖鹘,今无有。右曰云根岛,皆特起不附山,俗谓之郭璞墓。”
曾在镇江府任职的元代诗人萨都刺诗曰:“当年郭璞因何事,来葬江心作浪传。”明代日本使臣中心叟曾来到金山,凭吊郭璞墓,并作诗云:“遗音寂寂锁龙门,此日青囊竟不闻;水底有天行日月,墓前无地拜儿孙。”明万历三十三年,曾任顺天府的巡按御史黄吉士,为郭璞立了块墓碑,上刻“晋赠弘农太守郭璞之墓”。
随着沧桑变迁,长江易道,清咸丰四年始,金山开始逐渐与南岸连接。至光绪末年,金山全部与陆地相连。天下第一泉与云根岛也随金山上陆。现在的云根岛,远看山形似龟,中间稍突,岛上有一块黑石,其中有一块巨大岩石。据说,东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鼻祖郭璞的墓就在云根岛下面。
前一篇:洪懋熙--寸土必争的中国地图学家
后一篇:繁忙的镇扬汽渡回来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