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
(2023-01-15 05:24:38)
【按】2023.1.13"老化工"宋勤华走了,享年78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就业于镇江化工厂,老宋一直勤快、勤奋+华美、华丽,是普通人中之杰。尹卫东主笔撰写《关于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见证了索普创始人的缩影。
索普集团是镇江市市直工业企业的“领头雁”、第一家上市公司,已进入全国512家大型骨干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醋酸、adc发泡剂、漂粉精生产基地。短短的10年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化工厂-发展壮大为镇江企业界巨子,成功的奥秘何在?下面,予以简述。
一、索普精神,催人奋进
所谓索普精神,就是“艰苦创业、坚韧不拔、科学管理、勇攀高峰”的企业精神。它首先体现在企业家宋勤华身上,这位1972年进厂的大学生-1985年挑重担了。1986~1996年的10年间,工厂以每年上千元投入-共投入1亿多元,从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宋勤华说,迈出第一步,就要迈第二、第三步,永远不停步。市场可以没有企业,企业决不能没有市场-要逼自己上水平。索普赢得了国家计委、化工部、江苏省和镇江市的支持+金融界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更上一层楼。
二、制度革新,以人为本
1996年9月,索普集团组建了镇江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由此带来了连琐反应:一方面,规范的上市公司-规范了公司的各项工作,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行;另一方面,募集的资金开始深度运作,又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俗话说,“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的。索普人不迷信人才数量,但重视发挥人才的潜力。引进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并非盲目从数量出发,而是通过自有源头活水激活老的技术人才,做到新老并举-相互促进。
三、科学管理,从严治厂
在企业管理方面,索普把握四条:一是坚持先进的管理思想,二是从严管理高级人群,三是严守管理范围,四是执法决不手软。索普的职工深知,企业发展得益于管理,管理出素质、出进步、出效益。
后一篇:致丹阳在外乡贤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