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紅色娘子軍--綻放的琼花

(2022-12-18 05:42:58)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下面,从三个角度简述《红色娘子军--绽放的琼花》。
------基于史实的红色题材底色
1931.5.1在海南琼海万泉河畔-椰林环抱的小山村,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后人称之为“红色娘子军”。百多名女兵,其背后蕴藏着琼崖更多女性悲惨的命运。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勇敢地拿起枪-冲上了战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军旅作家刘文韶,曾参加过1950年海南岛渡海作战。1956年,他从一份史料中-重见当年女子军特务连的英雄业绩,随即写了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1957年登载于《解放军文艺》刊物第8期。
------立足时代的红色女性典范
1959~1961年,反映琼崖女革命群斗争经历的琼剧、电影相继问世。电影中的主人公吴琼花,是反抗封建专制、反抗阶级压迫的出色女性,她在党的关怀下-不断觉醒与成长,令人感动。
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主线-分三个层次:一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妇女成长为我军革命战士,再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二是,吴琼花父母被南霸天迫害致死,这一苦大仇深的身世-使她成为中国反压迫反奴役的劳动妇女典范。三是,吴琼花在党组织的悉心指导下,在战斗中不断学习、接受考验,逐渐成熟起来-成了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中西交融的红色艺术经典
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和指导下,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着手将电影《红色娘子军》改编为舞剧。此举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又顺应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文化建设之需要。舞剧与报告文学及电影的语言文字和屏幕表演相比,更善于将人对客观事物的丰富情感-通过肢体动作表演出来,用芭蕾舞艺术来展现红色娘子军的风彩。
1967年,舞剧《红色娘子军》被确定为八个样板戏之一,在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三年的改进与提升。197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该舞剧广为流传,直至后来又掀起“红色经典”热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