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菌草之父”--林占嬉
(2022-11-06 02:57:26)
林占嬉,現年80歲,被譽爲“世界菌草之父”。他的坎坷經歷- 卓越作爲,令人感.慨。下面,予以簡述。
------一次考察,影响一生
林占嬉1968年从农学专业毕业-1971年调到福建三明地区真菌研究所,从事食用菌研发和生产。从那时起,他就发现-蘑菇、木耳种得越多,消耗木材-造成毁林事件就越多。“菌林矛盾”,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林占嬉调至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后,就琢磨-要是草能替代林木培养菌菇就好了。经过一番综合观察、论证,最终芒萁草代替木材为首选。1986年春夏之交的一天,菌草技术成功了!
------“給我一株草,改變全世界”
在农业专家对林占嬉所创菌草技术鉴定通过后,1987.4.26《福建日報》在头版显要位置向世界宣布:“野草可以种植食用菌。”
林占嬉在第一时间,开办了栽培培训班。同时,在全国重点林业发展县-尤溪县的一个村子试点。村上,27户经林老师手把手教种,用菌草成功“变出”了香菇、毛木耳、白木耳。该县“以草代木”种菌致富,成为常态。
------點草成金,演繹《山海情》劇主
1997.4.15林占嬉和助手-帶着六个满装菌草草种的箱子,从东海之滨来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这里气候恶劣,低温至零下20多度。林占嬉创造性地采纳反季节生产菇类,还选取当地废弃的窑洞-“窑洞种菇”,圆满成功了。
“地上不长草,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这是宁夏流传的民谣。翌年,林占嬉又带技术员来到腾格里的永宁县闽宁村。第一次种植菌草,亩产鲜草12吨。2021年央视为宣传宁夏“荒漠变绿洲”,连播《山海情》。
------“中國草”走出國門
1995年,中国外经部正式开办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旨在将菌草技术无偿分享给全人类。1996年,林占嬉率队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这里犹如刀耕火种状态。他因地制宜,利用遍地可见的咖啡壳和野草做原料进行栽培,让这里的百姓一步步-摆脱了贫困。进而,林占嬉将“点草成金”传播亚非拉众多国家。
林占嬉在75岁生日时,面对东高地省举办的庆祝大会-奏响《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激动地说:“这是中国的国家尊严!“他当众许下愿望:“希望东高地省尽快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世界的样本!”因“点草成金”,林占嬉被联合国授予“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
前一篇:話説“新松机器人”
后一篇:《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