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流行称润州为“吴门”
(2022-10-23 06:38:16)
历史上,镇江唐代除了流行称润州-又称“金陵”“丹阳”“南徐”等,还曾流行称润州为“吴门”。所谓“吴门”,就城门而言,它指的是苏州阊门;就地区而言,唐代流行称苏州为“吴中”,称润州为“吴门”。
综观唐五代诗文,所述“吴门”-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吴门”指的是苏州的阊门。第二种,是用“吴门”作为修辞借代。第三种,以“吴门”比喻润州-是吴地门户。
唐代之所以流行称润州为“吴门”-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诗言-“风俗太伯馀,衣冠永嘉后。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引自《和浙西李大夫》)显示浙西及润州一带,是指中原文化进入吴地大门,也显示了唐朝人对润州之所以称为“吴门”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唐代流行称润州为“吴门”,现实原因则是安史之乱后-赋税收入主要依靠长江流域的江、淮地区,正如唐代诗人储光羲诗言-“晋家南作帝,京镇此为关。”(引自《临江亭五咏》)安史之乱发生后不久,大诗人李白诗言-“丹阳北固是吴关。”(引自《永王东巡歌》)
至今, 润州“吴门”
之说切莫推翻历史事实。
前一篇:胸怀实业梦,奋力攀“芯”高
后一篇: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