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撰文四则
(2022-10-22 05:33:03)
标签:
杂谈 |
镇江市委主办的《创新》月刊-2022年第9期聚焦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特邀市县两级调研经验丰富的四位同志-畅谈思考体会。下面,予以摘录。
第一则-华丽(市委研究室):《调查研究要在增强“四力”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句容市茅山镇蔡门村,2017年起-村民一项主要经济来源-种植草坪。开始,次干道还是烂泥路,一到下雨天-运送草坪的三轮车就开不到家门口。后来,村里对次干道做了硬化处理,“进出难”基本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坐在办公室,不到田间地头-就发现、解决不了。
第二则-许慧文(市委办公室):《调研文章撰写忌“三重三轻”》
调研文章的撰写-是对前期所有工作成果的集成和展示,是将抽象的思考-具体化的关键一步。为此,应在实践中避免“三重三轻”:1.忌重前情铺垫、轻主体架构,导致结构失衡、虎头蛇尾。2.忌重主观描述、轻客观分析,有理无据、难以取信于人。3.忌重表象呈现、轻内涵挖掘,浅尝辄止,犹如隔靴搔痒。
第三则-张怀升(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专精特新”加强分析研究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分析研究部门-应当集全部门之力、全部门之智,帮助领导在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要建设“专业化”队伍,二要做实“精细化”管理,三要开展“特色化”研究,四要打造“新颖化”机制。“新颖化”有三:建立新制度,构建新抓手,赋能新动力。
第四则-肖杨(丹徒区委办公室):《让调查研究“传家宝”焕发新活力》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作为党办人,必须用好这一“传家宝”。一要用好调研“金钥匙”,要听到真声音-挖出真问题;二要下好调研“真功夫”,砍柴不忘“磨刀功”;三要养成调研“好作风”,关键是要接“地气”、冒“热气”,提升调研的“温度”“热度”“深度”。
前一篇:簡述中外领导人互赠国礼
后一篇:夏霖烈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