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的修路人
(2022-07-30 02:21:42)
2022.6.30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穿越“死亡之海”的尉且沙漠公路正式通车了!为解决南疆地区人-出行难、运輸难,千余名建设者-奋战5年,深入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沙漠覆地-与风沙、高溫、寂寞为伴,开辟了一条勘称奇迹的“生命之路”。
------沙尘暴与酷热的考驗
尉且沙漠公路-地处塔里木盆地,连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县与且末县。这虽不是我国第一条穿越“死亡之海”的沙漠公路,但它却拿下了几个“最”:世界上流动沙丘分布最广、施工难度最大等。
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沙子吸热快,夏天就像一座火炉-在太阳的暴晒下,地表溫度能蹿升到70摄氏度。作为施工者,流沙高速拍打在身上-不仅疼痛-而且每次洗澡都难以将沙子全洗掉。
------摊铺沥青-晒掉好几层皮
按施工标准-沥青溫度要保持在135~145摄氏度之间。这样,才能达到设计压实度,从而使摊铺沥青达到标准,保证道路质量。
头顶被晒着,腳下被“烤”着,在夏季铺沥青的工人-承受着几乎是360度无死角高溫炙烤,人脖子后面都会被反复晒掉好几层皮。
------把沙截住,把沙“卸”下
1995年,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塔中沙漠公路建成通车,当时却有人預言:这是“死亡之海”里的路-即日也会被沙尘掩埋而很快废弃。
27年过去了,上述“預言”成了“空话”。塔克拉玛干的沙漠腹地反而多了几条公路。这中间,防沙固沙工程发揮了巨大作用。近30年时间里,3条沙漠公路在开始铺设时-同步在两侧建设防护工程,从而确保一路畅通。
------沙漠公路的“草方格”防綫
草方格,分为“放綫+铺草+踩栽”三个步驟。在起伏不平的沙地上-机械手段用不上,只靠人来施工。先把每捆70公斤的芦苇扛至现场,再将1米见方的网綫画好-将修剪整体的芦苇横铺在方格綫上。
相对于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便,孤独才是每个人身处其中者的终极对手。在此沙漠里,每个人都会经历因为思念亲人而难以入眠的夜晚......
前一篇:吳玲芳促成百段美满姻缘
后一篇:“问天”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