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吃了嗎”“喝了嗎”问候語
(2022-07-18 03:05:25)
从古至今,“吃了嗎”“喝了嗎”-成了我们中国人特有的问候語,約定俗成地成了人们打招呼的日常用語。可以说,“吃了嗎”-话说悠久,“喝了嗎”与“吃了嗎”用語有别。当下,乡亲们在路上相遇-往往“喝了嗎”问得多。舉例:一方被问“喝了嗎”-如话说“没喝”,另一方勢必回话-“陪你去喝”。
下面,专题簡述“吃了嗎”的来龙去脉。有一种说法是,国人过去生活艰难-溫饱成问题,人们经常想的是能不能顿顿有飯吃-相互间最关心的就是吃飯问题。所以,大家一见面-就会问“吃了嗎”?据考证,“吃了嗎”出自《吕氏乡約》:“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
关于回答“吃了嗎”,中外说法不一。在中国,如果主人即将开飯,想问话的这方-就会等主人那方吃完飯再进去。不然的话,人家正在吃飯-却不问一声“食否”而贸然进去,就会有蹭飯嫌疑。所以,问人“吃了嗎”-是一种礼节,跟肚子无关。
外国人问“吃了嗎”,与中国人上述说法不同-别有內涵。一个外国学者把“吃了嗎”-讲得荡气回肠,不仅讲出了“吃了嗎”产生的文化背景,还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怀。
前一篇:方明--“播音界的常青树”
后一篇:托尔斯泰妙喻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