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光辉历程

(2022-05-12 04:55:05)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1950.1.16王震在新疆财经委员会作报告,引用他率领三五九旅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创的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经驗体会,正式动员部队从亊生产建设。他说:“我们不能与民争食,要助民求食。”下面,簡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光辉历程。

一、戍边屯田历史悠久,成为边疆穩定的重要法宝。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屯垦兴则边疆穩,屯垦废则边疆乱”的治疆经驗。“屯垦”-就是驻軍在所在地方开荒种地,既肩负保卫国土安全的责任,又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实施自结自足。

屯田既可以解决軍队所需的粮草问题,又可以保障边疆的安全问题,这一形式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視。当然,王朝有强有弱-导致屯田兴旺或荒废。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部队等集粮食困难-就采取一边打仗-一边生产的形式。

二、铸剑为犁,满足自身需要。

1949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统一战略部署下,在西北局和彭德怀的指揮下,由王震率领的一兵团进軍新疆,同新疆地方軍会师-解放了新疆。如何解决吃飯问题,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

1950年,驻新疆部队20多万人-需要粮食5400多万公斤,当年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与蔬菜全部自给。从長远来看,要解决这么人的粮食问题,还是靠自力更生-方能丰衣足食。

三、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决千年难题。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第二、六、五軍大部+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很快,原名“新疆軍区生产建设兵团”-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各地大批青壮年、复转軍人、知青-共20来万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4~1981年建制(1975~1980年一度被撤銷)人口20多万人,占整个新疆自治区人口4~5%。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21年兵团工农业增产百分比达两位数,经济总量占全疆22.2%。由此,创造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