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戈尔访华談中国

(2022-05-08 03:47:07)

泰戈尔(1861.5.7~1941.8.7),享年80岁,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文学家,一共三次访华,1924年应邀首次访华。

1924年4月至5月-共五十天里,泰戈尔率队受蔡元培、梁启超等以文学研究会名义接待-出席演讲。当年4月12日到上海汇山码头,泰戈尔看到上海滩那充满人文气息的大城市风貌-心情激荡+感慨不已。

“朋友们!不知道为何,我来到中国,就如同回到故乡一般。我始终认为,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屬,我们两国是一对古老且亲密的好兄弟!”泰戈尔的这番感慨,体现出他对中国和中华文明的深切喜爱。

当时,魯迅也参加接待,他对泰戈尔并无恶意,但认为徐志摩等人-将泰戈尔过度神化了,以至于大家把这个凡人-当神仙看待。

动身前来中国之前,热爱东方文明的泰戈尔-做了充足的功课,得出了和魯迅相似的结论,认为一味空談詩歌-对于病入膏盲的中国而言-毫无帮助。

接着,泰戈尔说道:“和平亲爱-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旨。西方文明一味地崇尚物质,并无珍贵之处。唯有崇尚和平+恭謙友爱的亚洲文化,才适合发扬光大。”

1924年,泰戈尔在北平过64岁生日。这年四五月间,泰戈尔先后到达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平、太原、武汉等地,和中国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1941年,病中的泰戈尔写了一首詩《我有一个中国名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有一次我去中国,我取得了一个中国名字-叫”竺震旦“,而”震旦“则是以前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泰戈尔离开中国之时,留下三句话:1.“天空虽不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2.当你错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了。“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靜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