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南山野炊》有感
(2022-05-04 05:26:57)2006.8.25新浪网“尚友海英”博文《南山野炊》,摘录2007.9.19出版的《博客浪花》第13~14页,至今12年了。这篇博文所述的故亊发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哥哥十一二岁,弟弟八九岁,爸爸五十一二岁(笔名:“尚友海英”)。1985年,鎮江在全省唯一舉办社会“招干”考試,老爸以全市第二名成绩(入学标准300分,老爸考了423分,第二名张桂兰考了425分),于1985~1987年脫产讀大学。每逢星期天,孩子倆让父亲陪伴-拥有更多乐趣,“南山野炊”则是兄弟倆难以忘怀的一次活动。
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下午,父子三人-老爸骑着自行车,老二坐前杠,老大坐后座,行走了3华里,进入山丘连绵的南山(进入新世紀-这里成了国家南山森林公园)。当天,三人找了一块山丘平地,犹如天然草坪。儿童的心理中-隐含着人类的原始性-喜欢与大自然亲近+喜好野外生活,老爸任兄弟倆嘻閙玩耍。
前两天,为了引导孩子从童趣中感悟人生,老爸讲了自己少年时在野外燒山芋充饥的故亊,又介紹了当年在部队拉练时野炊、野宿的经历,兄弟倆听了早已迫不及待。当天,老大忙着准备袋裝的方便面,又将媽媽上班带飯的铝制飯盒拿出来洗干净;老二忙着将老爸早年的軍用水壶裝满水,又找一些废纸和小木片-裝备生火用。看兄弟倆的高兴劲,比大人忙年夜飯还卖力、开心。
兄弟倆在草地上嘻閙了一阵子,很快回到当天的主题-“野炊”。一家三口各自分工:老爸搬了两个土块,架起“锅灶;老大利索地拆开一袋方便面,连同2个小袋佐料-一并投入飯盒,并将軍用水壶的水注入;老二小心翼翼地点燃起一张废纸-塞进灶內,然后慢慢地边加纸边加木片,很快火旺起来了。
不一会儿,香味四溢,引得兄弟倆口水直流。老爸打开盒盖,老大用筷子先尝了一下,随即告诉弟弟”可以吃了“。老二连忙下筷-吃了几口,便让给哥哥。看着兄弟倆虽嘴馋但不吃独食,能相互謙让,他们的身影顿时高大起来,从中感悟出新一代的希望之光。
孩子的童年生活里-往往有父母童年的印记,也从某个侧面折射父母成年的体驗。往回走,进入鎮江京口区尚友新村院內,望着小树林里一群蜜蜂圍着盛开的花草-振翅飞翔,孩子的臉庞绽露出懂亊的欣慰笑容,而老爸与孩子他媽的心里-象吃了蜜一样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