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城区外交部街31号的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前身是1923年创建的京师私立大同中学,其校址是睿亲王新府,最早是明代将领李成梁(1526-1615年)的府邸(宁远伯府)。
睿亲王多尔衮(1612-1650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之弟,其府邸在普度寺,称为睿亲王府。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睿亲王,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逝后被剥夺爵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恢复了多尔衮睿亲王爵位,多尔衮仅有一女,故豫亲王多铎(1614-1649年)第五子多尔博(1643-1672年,第二代睿亲王)过继为嗣,多尔博六世孙淳颖(1760-1800年,第三代睿亲王)在现外交部街31号的府邸就成为亲王府,称为睿亲王新府。民国时期,淳颖五世孙中铨(1892-1939年,民国四年-1915年袭睿亲王,末代睿亲王)将府邸卖给北大教授,蔡元培、蒋梦麟、谭熙鸿、丁燮林、颜任光等于1923年在此处共同创办了京师私立大同中学,谭熙鸿为首任校长,实行新式教育,1926年“三一八”惨案遇害的四十七人中就有一位是大同中学学生张梦庚,1952年改名为北京二十四中,至今校园内留下了不少“大同”的痕迹。

北京二十四中(大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北京二十四中

大同石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