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

标签:
旅游文化 |
天桥,位于京城中轴线上(西城区虎坊路7号)的一座桥,因是皇帝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的必经之桥,得名“天桥”。据天桥文化景观建设记,明清时期就有天桥,居中轴线,跨龙须沟,为皇帝祭天、祭农通行专用。而且,在天桥东西两侧各立一块石碑,东侧刻有《正阳桥疏渠记》(现保存在红庙街78号院内),西侧刻有《帝都篇》和《皇都篇》(现保存在首都博物馆门前)。
一直到清雍正时期,都是一座木板桥。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天桥重修,改为汉白玉单拱石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桥池沼被填平,改为平板石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为了修建马路,天桥被拆除。
2013年天桥在原址以南40米处复建,桥身刻有“天桥”,桥南两侧立有2块石碑,东侧一块复制乾隆御笔《正阳桥疏渠记》,西侧一块复制乾隆御笔《帝都篇》和《皇都篇》。
天桥的含义,不仅是桥,还有一层意思代表天桥市场和天桥文化。民国初期,天桥就有773户商铺和摊位,有几十家戏园子,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地。
天桥
天桥
天桥
正阳桥疏渠记
帝都篇
皇都篇
天桥文化景观建设记
天桥在中轴线上的位置
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