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家祠(4)后进祖堂

标签:
旅游文化 |
后进(第三排)院落从西到东依次为后西斋、后进西厅、祖堂、后进东厅、后东斋,两边还有后西厢和后东厢,与中进(第二排)厅堂形成四合院。
祖堂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成的,比首进门堂和中进聚贤堂都早。祖堂用于供奉祖先牌位,正中是陈氏元组舜帝。每年农历二月初四和八月初四陈氏族人都要在此举行春秋祭祀。祖先牌位的位置是根据所出资金数额的多少而确定,传说曾有一万多个,但文革时被焚毁。祖堂内正中有五个八米高的木制神龛,神龛前摆放着五供(五件一套的器皿)。堂内楹柱上刻有2幅对联。
后进东、西厅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成,也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场所,分别有三个八米高的木制神龛。后东、西厢是供陈姓子弟在省城应考、办理事务等临时居所。连通三进院落的是青云巷(两边是青砖山墙的通道)。
祖堂的后堂墙上有“福寿双全”图案(一个金色“寿”字两边是两个红色蝙蝠)。祖堂后面的后院有“说书”、“过大秤”铜像和一口古井。

神龛和五供

后堂墙

说书

过大秤

老井

青云巷
前一篇:广州陈家祠(3)中进聚贤堂
后一篇:老北大(1)清代